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优选3篇)

投稿:小范

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第1篇

智慧教育云平台系统说明

方案说明:

1、 智慧教育云平台包括了音视频控制子系统、音视频处理子系统、云直播子系统、网管子系统、软件系统,基于纯IP网络通信和互联互通;

其中音视频控制子系统支持双机热备份倒换以确保系统可靠性;

音视频云处理子系统支持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公共广播、电子班牌等视音频子系统的融合,支持动态增减模块和自动负载均衡等特性;

云直播子系统则实现大容量并发点播直播业务;

设备网管子系统基于IP内网进行全网硬件设备的统一远程网管;

软件集成子系统则实现现网软件系统的统一登录、统一界面操作集成,例如一卡通、考试管理等等子系统;

2、 智慧教育云平台中各子系统,配合智慧教室终端WE、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各种视音频外设,可以实现基本的本地教学扩声、远程互动教学、多媒体智能控制、在线课堂、在线评课、远程巡课、多媒体广播等等基本业务;

3、 整体方案可选配置多媒体录播设备、分布式交互接口机(视频/音频/控制)、数字音频处理设备,部署在会议室、报告厅等其他房间,实现全校视音频业务统一融合和调度。

4、 上图中白色部分为我们可提供部分部件和业务,灰色部分为现网设备或现网基础设施;

5、 智慧教室终端WE,是一个多功能的、一体化的高集成度设备,支持1080P@60高清视频和宽频语音编解码,部署在各个教室,内置音频处理器、数字功放、视频矩阵、视音频编解码器、中控主机、时序电源模块,从而作为本地教学扩声、教室设备智能控制、远程互动教学、远程教学研讨、常态化录播、多媒体广播、考试听力播放、远程巡课、远程巡考等业务的终端。

智慧教育云平台功能

分级分权管理

智慧教育的功能以组织结构为主线,划分出不同的组织/层级结构(二级),每个组织结构内配置独立的智慧教育系统,上级可以管理下级,下级无法管理上级,但是可以各级自行管理辖区内的全部设备。

系统支持多权限管理,可分多个级别,如管理员,操作员、服务人员等,不同权限的用户可管理不同设备。

中心控制服务器热备份

说明:

中心控制服务器支持主备倒换

虚拟IP实现倒换期间用户无感知

媒体管理云平台

监控摄像机和监控平台管理

视频会议系统接入和管理

系统简单易用

我们多年来专注于用户使用习惯,吸取业界顶级UI设计公司的优秀设计理念,开发出全新定制界面平台。通过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定制开发,使得整个界面具有良好的指引性和易用性,界面图标、文字索引易于理解,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作出最正确的操作,非常简单易用。主要可以定制实现的功能:

1. 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功能:通过维护中心的主控平台和各教室的WE设备联网,实现对教室的集中控制管理。对视频信号管理、显示设备管理、音响系统管理、灯光/电源设备管理等系统的集中控制。

2. 在运维中心的多媒体交互管理界面,把音频、视频、系统监控和环境控制整合在同一个界面上,无需在现场就能管理及控制整个智能化系统

3. 在运维中心的系统操作管理界面上,能够实时的观察到所有正在播放的视频源,如摄像头、和电脑PC信号等,在平板上拖拽视频窗口即可实现预览视频源和信号的任意切换,能够清楚的看到目前视频源的内容,更好的管理系统。

系统可靠性设计

产品成熟

智慧教育云平台采用电信级产品设计原理,经过了众多用户的使用和实际检验,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和可靠。

系统架构稳定

智慧教育云平台核心硬件MCU平台,为一体化硬件结构,采用的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基本不受黑客和病毒的侵扰,系统可以保证高效稳定工作。MCU的MTBF高达10万小时,对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要求较低,具有电信级稳定性,支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系统达到白金级效率,支持热插拔冗余电源和存储设备,并自带容错风扇。架构可靠而且灵活

内部为基于IP网络的分布式交互架构,信令与媒体流分离;任意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节点与应用,可以随时增减;

控制服务器热备份

智慧教育的中心控制平台,由2台中心控制服务器MCU组成,该套可系统采用成熟的主备倒换技术,当主用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实现秒级业务倒换到备用服务器,因为信令与媒体流分离,因此全网终端侧根本不会感觉到切换过程。这样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稳定性,特别适合对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云平台实现智能负载均衡以及实时备份。

智慧教育媒体云平台,由多个媒体服务器MCU设备组成资源池,任何一个MCU出现故障后,均能够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备份策略去选择最合适的MCU设备进行备份,实现音视频媒体的自动备份。

整个过程无需最终用户干预,短时间内自动恢复;另外,管理员用户调度音视频业务时不感知具体哪个媒体服务器MCU,系统自动计算负荷情况、智能分配媒体端口资源;即整个系统达到PAAS层级的云计算技术效果,管理员和用户只关心应用程序和数据,无需关心底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实现,采用M-Designer编程,即可针对用户快速定制智慧教育控制台应用。

智慧教室终端WE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采用电信级ATCA架构保证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支持热插拔,选用工业级高速连接器实现内部通信,采用8层PCB电路板工艺以减少信号干扰、内部一体化单板无飞线的高可靠性设计,确保了超强的稳定性,支持7*24小时不间断工作。

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第2篇

老师上课时实时拍下课堂情况并上传到互动学习平台,这不仅使得老师间可以相互交流,学生放学后有不会的知识点,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或者学校公众号“微课堂”上回看到老师白天上课所讲的重点。这是江苏盐城市第三中学的录播教室的功能。

据了解,盐城市第三中学装载全自动智能录播系统的教室,包括1间录播教室、1间设备操控室。该系统有精品课程建设、微课教学建设等重要教学环节,在满足教学常态化的前提下,通过6个摄像头,多角度记录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师授课、板书、PPT课件、师生互动等多路视音频信号的自动跟踪、切换、录制和直播功能。这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案例的多人评价,还有教学资源点播、课程直播、教研互动、在线课堂点评、教学课堂等一系列教学应用功能。

“智慧校园”创建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盐城市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2016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今年,盐城将有20%的中小学、职业学校创建市级智慧校园学校,力争创建10所省级示范学校。在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试点基础上开展“智慧课堂”示范工程,建设10个省级智慧课堂示范校,开展MOOC、微课、“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兴教学模式和新兴载体的试点示范工程。

盐城市教育部门正在全力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建成后的“智慧校园”,将有效地改变传统学校管理和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常态。

“打个比方,暑假作业是让学生对知识保持一个‘热度’,所以提倡每天写一点。但有人几天就写完了,也有人等到最后几天才突击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盐城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说,“智慧校园”工程实施到位后,系统会按时给学生发一些作业,既能保证学生假期休息,也能保证学生不因为假期而生疏了知识。

“现在的教学模式,老师一道题讲完,到底有多少同学真正懂了,这很难判断。将来判断学生懂不懂,现场准备一道客观题,发到每个学生的操作设备上,现场测试一下,系统立刻就能回馈信息给老师。如果大多数学生答错了,老师就需要再讲一遍。”相关负责人又打了个比方。至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长短问题,现在老师难以获得准确信息,但在将来完全可以解决。

事实上,“智慧校园”的建立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让老师上课时直接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生动授课;学生也可以借助电子移动设备,查阅学习信息、完成指定作业等。

近年来,盐城市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以“智慧校园”创建为抓手,通过举办全市中小学创客教育项目辅导员培训班及创客教育论坛,加强物联网、3D打印、开源机器人等前沿科技知识的学习和实验,不断提升全市青少年科学素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努力打造盐城市创客教育品牌。

盐城市第三中学是首批拥有录播教室的学校之一。2015年年初,该校根据《盐城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投资50万元,在各个教室安装了互动电子白板,并新装修自动录播教室、专用音乐教室、专用美术教室、史地教室各一间。

“录播教室打破传统教育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现代化与信息化叠加的‘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也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方式,推动其自觉提升教学水平。”该校负责人说,除了录播教室,该校还成立了信息中心,自建学校新闻系统和教学资源下载站,建有可管理的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学校教学、办公等场所。

截至目前,盐城市通过全面深化“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智慧教育资源服务提升工程,整合名师、名校资源,开展名师课堂、名校课堂优质资源库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比例分别达85%和50%。

据了解,“智慧校园”创建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抓手。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要抓认识到位,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思想认识;要抓教师培训,首先要重抓骨干教师培训,形成信息化工作团队,以典型引路,带动整体;要抓资金落实,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经费投入;要抓创新应用,强化信息化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充分发挥设施设备在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要抓资源整合,整合现有资源和平台,打造升级版,打破数字鸿沟,实现互联互通;要抓督查指导,要加强行政推动和业务指导,近期将启动市直学校信息化工作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

近日,在盐城市“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相关专家对“智慧校园”的内涵进行了诠释与解读,进一步明晰了“智慧校园”创建工作的方向与思路。各学校分管负责人就创建工作落实与推进情况进行了交流。还对今后一阶段创建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各校强力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为提升市直学校教育品质,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盐城市教育部门正在全力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建成后的“智慧校园”,将有效地改变传统学校管理和教学模式,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常态。

打造“智慧亭湖”

“智慧校园”的核心是信息化,希望教育局要进一步重视信息化装备的建设和常态化使用,将信息化融入课堂,融入日常教学,融入教育,使信息化成为推动全市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器。教育局将以亭湖中学等三所学校的成功创建为契机,立足实际,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分阶段、分类别、分层次地开展“智慧校园”创建活动,逐步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使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从去年开始,江苏盐城亭湖区就已经强势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为落实好江苏省、盐城市关于创建“智慧校园”相关文件精神,打造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策应盐城“智慧城市”建设,亭湖区教育局强势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为落实好江苏省、盐城市关于创建“智慧校园”相关文件精神,打造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策应盐城“智慧城市”建设,亭湖区教育局强势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

立足高远,强化领导。亭湖区教育局通过创建“智慧校园”,进一步提升亭湖区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以“智慧校园”助力“智慧亭湖”建设。为快速有效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亭湖区教育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智慧校园”创建工作。

加大投入,未雨绸缪。为保证创建目标的实现和创建进度的实施,亭湖区教育局在区领导和区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经费投入,依据创建标准配备硬件设施、设备,完善组织机制。

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第3篇

在北京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如何管理整个街道约60人的保洁队伍,确保他们维护好整个辖区平方公里地域的整洁曾经是一件困扰街道办很久的事。在没有引入智能人脸识别项目之前,且不说一一到辖区现场检查具体的保洁情况,就连如何对这支保洁队伍进行考勤,都是一件头疼事。

智能人脸识别让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智能人脸识别,与通常的摄像头监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为摄像头装上了‘智慧的大脑’,后台计算机会运用程序对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异常现象及时自动提醒,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青龙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慧城市”在10年前,大抵只在电影中见过,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城市”的一些影子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现,而它的宏伟愿景更是我们可以预想到的。

城市是市民工作和生活的载体,“智慧城市”是运用智能信息技术将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是政府决策办公城市管理和企业管理服务民生与智慧信息化的高度融合的产物。

作为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海淀,在智慧城市的创建上无疑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今年3月,北京海淀科技中心智慧城市展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囊括了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在城市数字化方面的最新成果。

智慧城市展厅是以未来信息化、数字内容、新应用、新产品、新服务为主题,通过多样化的展现方式和丰富的新一代声光电、动作识别技术等表现手段,将新兴的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神秘”领域以一种直观、生动形象、互动体验的表现方式展现在体验者面前。北京市海淀科技中心主任张新路向记者阐释:“我们希望通过智慧展厅的体验使智慧城市的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有效提升区域、城市形象,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加速其发展。”

一云、三网、三平台、N个系统

2013年,海淀区就成立了海淀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旨在融合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促进海淀区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引导企业间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促进产业链上不同位置企业的应用互联和应用合作,在海淀区开展示范应用,并向全国以及国际进行推广。

自此以来,海淀区积极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提升政府公信力、优化城市运行模式,着力打造“1+3+3+N”体系,即“一云、三网、三平台、N个系统”,进一步加强智慧海淀建设,推动智慧化管理、零距离服务。

在建设“一云”方面,海淀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建成了综合性政务云平台,实现全区基础设施资源的按需供给和统一管理,为大数据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网”即政务光缆专网、政务无线专网和无线网络服务。海淀区积极铺设区政务光缆专网和政务无线专网,已经实现了政务专网的统一建设管理、网络资源专享;据海淀区经信办介绍,南起白石新桥北至清华大学西门总计公里的范围,目前,已经实现“海淀无线网”全面覆盖。海淀区经信办充分利用街区已建的路灯杆和监控杆作为制高点,采用光纤网络+AP(无线访问接入点)方案,进行快速、高密的安装部署。人们漫步海淀,不用耗费任何流量,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连接“My-Haidian”,注册获取账号后就可以使用。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就可以看到集成了网络服务、4G基站、摄像头监控、灯光智能调节以及空气质量监测的“智慧灯杆”。

在“三平台”建设方面,海淀区建成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推动实现全区社会服务和城市治理工作的“智慧化管理、零距离服务”;建设了政务中心综合审批平台,实现了企业的多证联办、民政事项的同区通办三级联动,提高了政务审批效率;统筹建设协同办公云平台,实现了全区161家单位的线上收发文。

此外,海淀区还积极打造“N个系统”,已建成了区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市、区、街镇三级互通互联;建成了房屋全生命周期系统,实现各类房屋资源的整合以及拆迁、交易等全过程的分析管理;搭建区政府网站群,完成122家政府网站的统建工作;建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系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优质、优惠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等;初步建成民生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建设社会组织管理、婚姻事项管理、征地超转管理、优抚信息管理、养老院智能服务等管理系统,集中整合了海淀^民政系统相关的民生服务事项,实现民政服务的统一平台管理;完成“食药安全监督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一期”建设,初步解决食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中的安全问题,加强政府机构监管手段,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通过构建区食品安全数据中心,实现辅助决策管理。

直击医疗教育的民生痛点

优质教育资源可实现区域网络共享、电子病历实现网上互联……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区将区域内科技创新,尤其是在“互联网+”益民服务、信息惠民方面的创新,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快落地。“智慧医疗”和“智慧教育”也是海淀科技中心这次展览的重点。

海淀区经信办主任何建吾说,海淀区目前已建立了“卫生云”平台,以云平台打通社区医院、二级医院和部分三级医院,可让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医疗影像、检验检测、公共卫生等医疗数据实现共享,并且通过手机实现预约、挂号、缴费、查询等。

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65岁以上人口9409人,共有两家养老机构。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是根据辖区总服务人口数配备核定,只能满足日常的基本诊疗服务,很难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

与此同时,养老机构也缺乏医疗支持。如何走出一条适合社区医养结合的新途径?经多方调研与积极探索,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社会机构协作,共同研讨通过“福乐云”智慧养老平台的开发,探索适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的可行性方案。

云智慧平台客户端(养老机构或居家)可以提供很多在线的智能服务。一方面,平台可以提供在线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血氧、血糖、脉搏、心电、体温。另一方面,老人们还可以在平台上获得服药的提醒。针对需长期服药的老年人,智慧平台提供智能药盒,每天定时提醒老年人服药,平台将老人的服药信息实时上传至平台,避免漏服。此外,老人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智能呼叫。根据老年人需求,平台能够提供智能一键呼叫服务,分养老院内和居家。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平台的操作很简单。同时,数据实时上传至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医护人员不必上门在办公室服务终端就可看到,有助于监测老人病情变化,解决因医护人员不足导致的服务不到位。

“优质、均衡、特色是海淀教育永恒的追求。”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表示,教育既要关注当下,又要面向未来,努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使教育更加公平、师生更加幸福。未来的海淀教育,应该是实体教育的均衡加上“互联网+”手段推送的智慧教育体系。

为响应国家“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号召,海淀区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大数据库和海淀区教育技术人才库,构建集互联网、云课堂、云订单、云评价、大数据等应用于一体的海淀教育云平台。通过巡查设备、终端设备、APP移动设备对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数据转化,在虚拟课堂、学科闯关游戏、3D创客实验室等个性化智能学习空间中生成满足学习需求的定制服务。

在“教育云”平台,海淀区内已有80余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机构接入该平台,可获得线上教育资源、慕课MOOC资源、社区互动教育等资源及个人教育记录等功能。比如中关村三小自新校区建成就得到了“北京魔法学校”的别号,从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开始,将教育改革的设计蕴含其中;十一学校提出课程是最重要的产品,校长、教师是产品设计师,在校园信息化云平台的支撑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海淀是创新成果、创业企业活力迸发的区域,我们也鼓励更多创新成果加入到智慧城市构建中来,以此更好地提升信息惠民水平。”何建吾说。

“千里眼”助力京津冀人口调控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紧密实施,北京市尤其是城六区人口调控形势更加严峻。然而,海淀区到底有多少人?随着调控进程的推进,海淀区人口是否会减少?拆迁腾退又对周边居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人口统计问题,依靠传统的监测手段显然难以快速、准确地得到答案。

面对这样的困惑,海淀区经信办紧紧抓住大数据的浪潮,依托海淀区的科技资源优势,率先尝试采用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进行人口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这种“千里眼”的技术已初见成效。在智慧城市展厅的一角,有三块触摸屏,观众可以自己动手查看海淀区人口大数据实时内容,比如现在哪里人多、有多少人、哪里的交通拥堵都可以准确、快速地显示出来,未来这些信息在每一个人的手机上就能方便查询。

张新路介绍,大数据技术通过协同定位算法模型、人口属性识别模型、人口流动分析模型等方法,能够详细掌握特定地区的人流量、瞬时人口、高峰和低谷时段人口情况、腾退后人口变动数量、人口流向地等动态信息。此外,通过一段时期的监测和计算,大数据同样能够分析并得到全海淀区和各街镇辖区居住人口总量等相对静态信息。

“相对于传统的人口监测手段而言,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在样本量上大大高于人工抽样调查的有限样本,而且这些在电信运营商移油ㄐ磐络基础上产生的海量业务数据,包含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可以及时对人口流向实行精确监测,提升区域人口管理及动态监测工作的效率,缩短人口调控决策的时间周期。”海淀区经信办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人口大数据技术的优势。

目前,大数据监测已实现了移动信号在全海淀区范围内的实时监测,无论地处海淀任何地方,只要有人口监测需要,就能够迅速取得大数据技术的相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