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说课比赛方案(通用42篇)

投稿:小范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篇

高中优质课评比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活动安排:

1.面向全校教师积极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参赛的积极性,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各教研组推选本组部分教师参加学校优质课评比,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3--5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心理健康学科各1--2人。

3.活动时间安排:

(1)10月24日—11月6日,各教研组上报参加校级优质课竞赛的教师名单及课题。

(2)11月21日—12月4日,开展校优质课竞赛。(具体的活动时间、地点、参赛教师、赛课内容等安排到时另行通知)

4.校优质课竞赛的评委要坚持参加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按照评课的标准,认真公正地评选参赛的每一节课。

5.竞赛分文科组、理科组进行,其中文科组含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心理健康学科,理科组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学科。

三、学校考评组成员:

理科组:教育局领导一人:其他指定人等

文科组:教育局领导一人:其他指定人等

四、奖项设立与奖励办法:

优质课评一、二、三等奖,其中文理科一等奖各2名,二等奖各4名,其余为三等奖。获奖教师在教师评聘时可参照教师评聘方案给予加分及一定的物质奖励。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教材共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的概念,依据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某些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概念。

教学难点:领会函数单调性的实质与应用,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的概念。

教学关键: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出发,讲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

4.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而且思维逐步地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并由此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故而整个教学环节总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他们只能根据函数的图象观察出“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等变化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由于学生在概念的掌握上缺少系统性、严谨性,在教学中注意加强。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函数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2.能力目标:通过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增加学生的知识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求知欲望。领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通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运动变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掌握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展开探索过程,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本节课采用问答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只起着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自觉的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并且加入激励性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学习方法

自我探索、自我思考总结、归纳,自我感悟,合作交流,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情景,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例题分析与巩固练习,回顾总结和课外作业六个板块。这里分别就其过程和设计意图作一一分析。

(一)问题情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设计了多个生活背景问题,并就图表和图象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系列问题和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做好铺垫。(详见课件)

新课程理念认为: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本节课所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

(二)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

1.几何画板动画演示 ,请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已学过的函数y=2x+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图象的变化趋势?

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上升趋势”的意思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总结,得到单调性的“通俗定义”

从在某一区间内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也增大,到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上升趋势再到如何用x与 f(x)来描述上升的图象?

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几何画板的灵活使用,数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图形语言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翻译变得轻松。

设计意图:

①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新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次y=2x+4 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地反映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

③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入手,探讨单调性的概念,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

④从图形、直观认识入手,研究单调性的概念,其本身就是研究、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三)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

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归纳:如何使用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函数的单调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增函数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讨论概念中的关键词和注意点。

定义中的“当x1 x2时,都有f(x1)< f(x2)”描述了y随x的增大而增大;它刻画了函数的单调递增的性质,数学语言多么精练简洁,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注意:

(1)函数的单调性也叫函数的增减性;

(2)注意区间上所取两点x1,x2的任意性;

(3)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

让学生自已尝试写出减函数概念,由两名学生板演。提出单调区间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其实也叫做函数的增减性,它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同时明确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这样处理,同时也是让学生感悟、体验学习数学感念的方法,提高其个性品质。

(四)例题分析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

2.例2.证明函数 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照定义进行分析,明确本题要解决什么?定义要求是什么?怎样去思考?通过自己的解决,总结证明单调性问题的一般方法。

变式一:函数f(x)=-3x+b在R上是减函数吗?为什么?

变式二:函数f(x)=kx+b (k<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

变式三:函数f(x)=kx+b (k<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

错误:实质上并没有证明,而是使用了所要证明的结论

例题设计意图: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例1是教材中例题,它的解决强化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依托具体问题,对单调区间这一概念的再认识;要了解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是否具有单调性,从图上进行观察是一种常用而又粗略的方法。严格地说,它需要根据单调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例2是教材练习题改编,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使用定义证明的一般步骤:任取—作差(变形)— 定号—下结论,通过例2的解决是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概念进行简单论证的基本方法,强化证题的规范性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例3是教材例2抽象出的数学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解题的规范性,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一些常见的变形方法。

(五)巩固与探究

1.教材 p36 练习 2,3

2.探究: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有什么规律?

(几何画板演示,学生探究)本问题作为机动题。时间不允许时,就为课后思考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象,对函数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作出一种猜想,然后通过推理的办法,证明这种猜想的正确性,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证明或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达到巩固,消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强化解题步骤,形成并提高解题能力。对练习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总结。

(六)回顾总结

通过师生互动,回顾本节课的概念、方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同学们要切记: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同时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要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正确进行判断和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体会数学的和谐美。

(七)课外作业

1.教材 p43 习题 A组 1(单调区间),2(证明单调性);

2.判断并证明函数 在 上的单调性。

3.数学日记:谈谈你本节课中的收获或者困惑,整理你认为本节课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1、2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增、减函数的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解题规范化的训练,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对本结内容各项目标落实的评价。新课标要求: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作业3这种新型的作业形式是其很好的体现。

(七)板书设计(见ppt)

五、评价分析

有效的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了:第一。教要按照学的法子来教;第二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新概念间寻找“最近发展区”;第三。强化了重探究、重交流、重过程的课改理念。让学生经历“创设情境——探究概念——注重反思——拓展应用——归纳总结”的活动过程,体验了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 。

本节课围绕教学重点,针对教学目标,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索研究状态之中,激情引趣,并注重数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是研究性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篇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使学生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猜想—推理—证明(15分钟)

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提问: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注意: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总结--应用(3分钟)

1.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2.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四)讲解例题(8分钟)

1.例1. 在△ABC中,已知A=32°,B=°,a=.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

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五)课堂练习(8分钟)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六)小结反思(3分钟)

1.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2.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3.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五、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4篇

红歌,诠释了一段不朽的历史,体现了人生崇高的理想与信念;能够引起人们心上最朴质的共鸣;红歌,是中国革命历史真实的写照,是激励我们继续奋斗的号角!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我院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艺术氛围,提高全校学生的合唱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母校、热爱生活的情感。龙子湖校区特开展以“红色旋律,青春之声”为主题的校园歌手大赛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组织单位

xx大学xx学院共青团团委组织部

二、活动名称:校园红歌会大赛

三、活动主题:红色旋律,青春之声

四、活动目的:

红歌大赛的举办,是依托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是发扬学生的爱国情操,是展现爱国思想的体现,提倡“红歌进我心”有利于提高校园文化,利于振奋爱国之心,和发扬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五、参赛对象:

商务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

六、“校园歌手大赛”活动的流程

(一)选拔阶段

选拔阶段由文艺部进行组织,经过选拔后,各于3月20日之前将本院5名优秀选手上报至院组织部。

(二)比赛阶段

时间:4月2日

地点:新疆财经大学大学生俱乐部

七、“校园歌手大赛”评分细则(十分制)

1、歌曲内容:要求参赛曲目内容健康向上,思想性强,符合红色歌曲的主题。(满分2分)

2、音色音质:要求发音清楚,咬字准确,音色优美,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染力。(满分2分)

3、演唱技巧:能够准确把握住歌曲的主题思想。要求演唱者声音洪亮协调,音准节奏准确,整首歌曲的演唱具有感染力。(满分2分)

4、节奏旋律:要求旋律流畅,音乐节奏感强,歌曲演唱完整,以悠扬的旋律唤起人们对红色精神的怀想。(满分2分)

5、仪表仪态:要求参赛者着装大方,精神饱满,仪态稳重,富有朝气。(满分2分)

八、活动的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四名。

九、工作措施

(一)材料准备工作:

1、做好关于歌手大赛的海报、条幅宣传;

2、做好有关歌手大赛条幅的悬挂、大幕布的设计及节目单的制作;

3、活动用品采购(气球、拉花、彩带、红旗、荣誉证书)。

(二)大赛准备工作:

1、参赛各人到组织部部办公室抽签,决定上场次序,并带上演唱碟片;

2、由承办方及各位老师选拔主持人;

3、确定评委老师;

4、比赛时间、场地的确定;

5、安排统分、收分人员及纸、笔、计算器的准备;

6、安全纪律管理工作;

7、主持人及参赛人员的服装租借、造型的设计;

8、灯光、话筒的调试。

(三)后续工作:

1、活动结束后,做好会场的清理和打扫;

2、海报:制作活动的后期宣传海报,其内容包括:最后获奖名单,商家标志横幅的照片等等;

3、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即着手整理资料,对本次活动做一个全面的、客观的总结,经审核后和有关资料一同备案存档。

(四)经费预算:

荣誉证书:xx元;

会场布置:xx元;

水:xx元;

评分纸、笔:xx元;

请柬——份:xx元;

总计:xx元。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5篇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节课主要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

(2)它是在学习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又为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他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以看看这一课题的前后章节来写)

(3)它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难点问题

(根据具体的课题改变就行了,如果不是热点难点问题就删掉)

2、 教材重、难点

重点: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难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重难点突破: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思考,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办法来实现重难点突破。(这个必须要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函数单调性的证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以及了解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合作的意识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更注重教学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6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亲身感知不同的纸桥与承受力之间的变化。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不同的折叠方法纸桥的承重力也不一样。

2、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3、激发幼儿探索纸桥的承重力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有过做纸桥的经验、纸条,垫板,积木,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已经做过各种各样的纸桥,都有些什么桥呢?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波浪桥和水槽桥,你们觉得这两座桥哪座最牢固(幼儿猜想。)

(在这之前,幼儿已设计过各种各样的桥面,对于桥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只停留在形状的不同上,这次通过选择了两种桥面来让幼儿探索它们的承重力,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探索比较水槽桥和波浪桥的承重力大小;

(1)、讨论应该怎样做承重比较实验;(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通过讨论,幼儿得出了哪个桥面上放的东西越重,说明桥就越牢固。)

结论:我们只有放同样的东西才能比较出哪一座桥牢固,而且东西要放在桥的中间。

(2)、交代实验要求和记录要求。

(3)、出示记录表讨论如何记录。

(在这里记录也是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幼儿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绘画的方式,还有一种是以符号来表示,相对于以前以选择的方式来记录这次幼儿的记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幼儿实验并记录,教师重点指导他们正确实验。

(虽然实验要求已说明,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实验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实验方法是否正确,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三、展示记录单,交流实验结果;

1、哪座桥最牢固?可以放多少块积木。

2、为什么波浪桥最牢固?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每一个小波浪就像一个小巨人,许多小巨人连在一起力气就大了,所以这种桥最牢固。

(将桥面的波浪比作一个个的小巨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桥的承重力的大小,也为再次实验感知波浪多少与承重的关系作好铺垫。)

四、第二次实验:感知波浪(巨人)多少与承重的关系;

1、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都是波浪桥,承重力却不一样。

师:(1)为什么同样都是波浪桥,放的积木却不一样多呢?

(2)幼儿观察比较两座波浪桥,发现两座桥的波浪不一样多。

(在这里由于都是波浪桥可能幼儿对波浪多少的敏感性不强,幼儿一时说不上来,可以让幼儿一起来数数大家分别有多少波浪,这样幼儿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波浪的多少和承重力的不同。)

2、交代实验要求,并讨论折的不一样的波浪桥的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第二次实验中,幼儿的实验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中所出现的实验错误已没有,说明幼儿已有了一定的实验经验。)

4、集体讨论,刚才在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论:波浪越多,放的积木越多,桥越牢固。

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通过实验不仅知道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而且还发现波浪越多桥越牢固。

(整个实验过程中,幼儿表现的很有兴趣,实验的积极性也很高,通过通过质疑、猜想、操作实践、最后得出结论。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了纸桥的秘密。知道了不同的桥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按照区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结合全镇实际,经研究决定,于20xx年2月下旬在全镇开展全镇优质课评选活动。旨在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参评对象:全体小学教师

三、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

时间2月20日-9月24日,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校级优质课评选活动,推出参加镇优质课评选的人选,连同课题于24日之前报镇教研室(各校参评教师名额分配见附件一)。

2、实施阶段

(1)时间:2月27日-2月29日,由镇教研室统一组织。

(2)地点:语文讲课地点定在中心小学;数学讲课地点定在大坡小学;英语、音、体、美、信息技术讲课地点定在民族小学,思品和科学定在临汶小学。

(3)熟悉学生:参赛教师于讲课的前一天去熟悉学生,由学校做好联系、协调。

(4)听课安排:原则上除包班的教师外,相关学科的教师都要参加。活动期间,每人听课不少于4课时。

(5)评选奖励办法:由镇教研室与镇相关学科教研组人员共同组成评委组(暂不定,临时通知),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四、评选程序及时间安排

评选工作于今年二月底结束

评选程序

时间安排

以校为单位推荐人选

课堂教学评比

成绩核算公示结果

五、活动附件:

1.马庄镇小学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

组长:樊常花

副组长:薛晓辉

成员:高国齐建国戚小锐公华贞

2.马庄镇小学优质课评选工作小组

组长:薛晓辉

成员:岳先军武道友吴秀丽李明

3、马庄镇小学优质课名额分配表略

5小学优质课评选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我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和构建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水平,现将我校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安排如下:

一、参评学科及时间安排

开展评选活动的学科及名额分配为: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艺术、综合实践各1名。

二、参评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2、按照《教师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

3、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年以上。

4、年龄在45岁以下。

5、近三年获得区级以上优质课的教师,原则上不再参加区优质课评选。

三、优质课评选标准

1、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2、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3、使用普通话教学。

四、评选组织

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推荐与评选办法

1、要把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当作一次大练兵,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讲课,人人参与评课,给全体教师一次平等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2、学校评选结果于4月上旬报中心校,参与镇优质课评选。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8篇

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但是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是前三种算法语句,它们基本上是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的。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 学习算法语句,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让学生体会成功喜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引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在体会三种语句结构格式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充分挖掘三种算法语句的格式特点及意义,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结三种算法语句的思想与特征。

2.教学手段:运用计算机、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1. 创设情境(约5分钟)

在课的开始,我要求学生们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所应用到的有关计算机的例子,如:听MP3,看电影,玩游戏,打字排版,画卡通画,处理数据等等,并告诉他们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然后接着问他们知不知道计算机到底是怎样工作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出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将课本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这样能够激起他们对接下来的所要学习内容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探究新知(约15分钟)

这里我先给出一个题目:用描点法作出函数

的图象,用描点法作函数的图象时,需要先求出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

时的函数值。(程序由我在课前准备好,教学中直接调用运行)

程序:INPUT“x=”;x 输入语句

y=x^3+3*x^2-24*x+30 赋值语句

PRINT x 输出语句

PRINT y 输出语句

END

(学生们先看,再跟着做,先不必深究该程序如何得来,只要模仿编写程序,通过运行自己编写的程序发现问题所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之后,我向学生们提问:在这个程序中,他们觉得哪些是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同学们互相交流、议论、猜想、概括出结论。提示:“input”和“print”的中文意思,还要请学生们注意到在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此过程由老师引导,学生们自己讨论并总结出什么是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这样比老师直接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学习的效果更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概括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给出一个思考题:在中程序框图中的输入框,输出框的内容怎样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来表达?(学生讨论、交流想法,然后请学生作答)这样可以及时应用刚刚学习的内容,并可以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3.例题精析(约12分钟)

在本环节中我为学生们准备了三道例题,这三道例题均选自课本的例2、例3和例4,学生通过这几道例题的讲解,结合计算机程序上机运用,可以掌握在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前三种算法语句,体会到他们在程序中的意义和作用。

4.课堂精练(约4分钟)

P15 练习 1.

提问:如果要求输入一个摄氏温度,输出其相应的华氏温度,又该如何设计程序?(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完成)通过提问启发学生们思考,发散思维。

5.课堂小结(约5分钟)

⑴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联系

⑵应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数学问题

⑶ 赋值语句中“=”的作用及应用

⑷编程一般的步骤:先写出算法,再进行编程。

6.布置作业

P23 习题 A组 1(2)、2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9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函数的概念》,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下面介绍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和构思,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我的说课有以下六个部分: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1第1章第2节的内容,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它上承集合,下引性质,与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导数等内容联系密切,是学好后继知识的基础和工具,所以本节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初步具备了学习函数概念的基本能力,但函数的概念从初中的变量学说到高中阶段的对应说很抽象,不易理解。

另外,通过对集合的学习,学生基本适应了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函数的概念以及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为:函数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学习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故而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

①了解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一个对应;

②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③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

④理解f(x)与f(a)(a为常数)的区别与联系;

⑤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在函数概念的构建过程中体会类比、归纳、猜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充分体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参与函数定义域的求解过程以及函数的求值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美与简洁美。

三、课堂结构设计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探究,我使用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课前学生通过结构化预习,完成问题生成单,课中采用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学生展写、展讲例题,教师点评的方式完成问题解决单,课后完成问题拓展单,课堂结构包含:

复习旧知,引出课题(约2分钟)创设情境,形成概念(约5分钟)剖析概念(约12分钟)例题分析,巩固知识——小组讨论,展写例题(约8分钟)小组展讲,教师点评(约10分钟)总结反思,知识升华(约2分钟)(最后)布置作业,拓展练习。

四、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中利用投影与黑板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投影直观、生动地展示实例,并能增加课堂容量;利用黑板列举本节重要内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整体认识,并让学生利用黑板展写、展讲例题,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围绕问题的解决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按四个环节展开:

首先,在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出课题,先由两个问题导入新课

①初中时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②y=1是函数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发现利用初中的定义很难回答第②个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会是什么?激发他们学习本节课的强烈愿望和情感,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认知规律出发,教学过程自然过渡到第二个环节——函数概念的形成。

由于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本身比较抽象,看不见也摸不着,不易直接给出,因此在本环节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能看见能感知的生活中的3个实例出发,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一步步归纳形成函数的概念,此过程我称之为“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对于这3个实例,我分别预设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体会。

问题1:从炮弹发射到落地的0-26s时间内,集合A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在B中没有高度h与之对应?是否有两个或多个高度与之相对应?

问题2:从1979—2001年,集合A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在B中没有面积S与之对应?是否有两个或多个面积与它相对应吗?

问题3:从1991—2001年,集合A中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在B中没恩格尔系数与之对应?是否会有两个或多个恩格尔系数与对应?

[设计意图]: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问,变教为诱,以诱达思,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总结3个实例的各自特点,并综合各自特点,归纳它们的公共特征,着重向学生渗透集合与对应的观点,这样,再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用集合、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时就显得水到渠成,难点得以突破。

函数的概念既已形成,本节课自然进入了第3个环节——剖析概念,理解概念。

函数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把握不准确,所以我分两个步骤来进行剖析,由具体到抽象,螺旋上升。

首先,在学生熟读熟背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我设计一个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在参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表格,请学号为01—05的同学填写自己上次的数学考试成绩,并提出3个问题:

问题1:若学号构成集合A,成绩构成集合B,对应关系f:上次数学考试成绩,那么由A到B能否构成函数?

问题2:若将问题1中“学号”改为“01—05的学生”,其余不变,那么由A到B能否构成函数?

问题3:若学号04的学生上次考试因病缺考,无成绩,那么对问题1学号与成绩能否构成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提问,层层回答,让学生对概念中关键词的把握更为准确,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更为具体,为总结归纳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打下基础。

其次,我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几组数集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些对应关系能构成函数,在学生深刻认识到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并能准确把握概念中的关键词后,再着重强强在这两种对应关系中,何为定义域,何为值域,值域和集合B有什么关系,强调函数的三要素,得出两函数相等的条件。

至此,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已经完成,对于区间的概念,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理解课堂上不再多讲,仅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但会在后面例题的使用中指出注意事项。

在本节课的第四个环节——例题分析中,我重点以例题的形式考查函数的有关概念问题,简单函数的定义域问题以及函数的求值问题,至于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的求值及定义域问题,将在下节课予以解决,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讨论、展写、展讲、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巩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最后,通过

——总结点评,完善知识体系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掌握

——布置作业,沉淀教学成果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必然会有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具体的教学过程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最后,引用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那就是“发挥我们教师的创造性,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使我们不聪明的孩子变的聪明,使我们聪明的孩子变的更聪明”。

谢谢大家!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0篇

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十一月份学校将组织首届校级优质课评选活动,评选方案如下:

一、时间安排

11月12日开始

二、组织办法

1.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优质课评选。

2.四十周岁以下的老师必须参加,四十周岁以上的老师自愿报名。

3.讲课科目、时间、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课题由教师自己确定。

4.比赛由评委组依据《北城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总体衡量,全票通过确定为优课。

5.本次活动,每位老师要积极参与听课学习,教科室对听课人员进行记录,作为期末听课评分依据。

6.具体讲课学科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7.如无特殊情况,自11月12日开始,每周三、周四安排为集中课堂教学开放日。

三、活动奖励

1.优质课获得者优先安排参加上级优质课评选。

2.被确定为优质课的教师学校适当进行奖励。

四、组织领导

为保证此次活动顺利开展和评选的公平公正,成立由周建会、张以明、王玉梅、唐延清、王利滨、张志辉等人组成的优质课评选小组。

北城实验小学

20XX年11月9日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1篇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新课标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第二册第三章“倾斜角与斜率”。我说课的程序主要由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这四个部分组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直线的重要的几何要素。学生在原有的对直线的有关性质及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重新以坐标化(解析化)的方式来研究直线相关性质,而本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直线的重要的几何性质,是研究直线的方程形式,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的思维的起点;另外,本节也初步向学生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因此,本节课的有着开启全章,奠定基调,渗透方法,明确方向,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的概念;在新的问题的情境中,去主动构建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初步感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类比,猜想和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实现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斜率公式的推导

二、说教法

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个性思维品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原则。根据这样的原则及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观察发现、启发引导、探索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使学生优化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交流与合作,从而扩展自已的数学知识和使用数学知识及数学工具的能力,实现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三、说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对问题的感受程度不同,学习热情、身心特点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法指导。主要运用引导、启发、情感暗示等隐性形式来影响学生,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去想、去做,给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以提高,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何确定一条直线的位置?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一点能确定一条直线吗?

过一点P可以作无数条直线,这些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如何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本节课将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直线的倾斜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研究直线的需要,从而明确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触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展开。

2、探究发现:

(1)直线的倾斜角:

有新课导入直接引出此概念,学生易于接受,但是容易忽视其中的重点字。因此重点强调定义的几个注意点:

①x轴正半轴;

②直线向上方向;

③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的倾斜角为0度。由此得出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2)直线的确定方法:

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倾斜角,二者缺一不可。

(3)直线的斜率:

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区别:

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是不是所有直线都有斜率(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因为90°的正切不存在。)

(4)由两点确定的直线的斜率:

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再由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经过两点P1(),P2(x2,y2)直线的斜率公式:(x1≠x2)。

3、学用结合:

(1)例题讲解:P89-90例题1和例题2。

例题的讲解主要关注思路的点拨以及解题过程的规范书写。

(2)课堂练习:

P91练习第1、2题

4、总结归纳:

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公式

取值范围

5、布置作业:P91练习第3、4题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说课”作为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及教学水平的一种好方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培训质量,适应未来培训工作发展的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开展本次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展示的舞台,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组织机构

为了让本次活动得到顺利开展,经中心校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教研员为副组长的说课比赛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 长:(**乡中心小学校长) 副组长:(**乡中心小学教研员) 成 员:(**乡中心小学教育专干) (**乡中心小学会计) (**乡**小学校长) (**乡桃源小学校长) (**乡大路边小学校长) (**乡**小学教导主任) (**乡桃源小学教导主任)

评 委:

三、参赛人员

1、各校、各年级段参赛人员名单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2、凡未安排到的`教师,可自愿报名参加,报名时间在20xx年5月5日前。联系人:

四、说课题材

自选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1课时)。 五、比赛组织工作 (一)准备阶段

即日起至5月9日为准备阶段,各校抓紧时间组织本校参赛教师学习说课的相关材料,理解说课的内容、方法和比赛要求,精心选择说课课程内容,认真准备说课稿,并积极进行赛前演练。

参赛选手必须于5月9日前将说课稿,电子文档(格式:统一设置A4纸,左右上下边距2cm,标题:小三黑体,正文:小四宋体,倍行间距,标准字符间距)发到邮箱。

(二)比赛阶段

1、比赛时间:初定于5月10日(星期四)下午13:30—16:30, 2、比赛地点:**小学三楼会议室

3、比赛方式:参赛教师赛前通过抽签方式决定比赛顺序依次参赛。 4、比赛要求:

(1)说课严格按照《**乡中心小学第一届教师说课评分标准》进行。 (2)每位选手说课时间限时15分钟,超时将酌情扣分。

(3)比赛进行时,**小学无课的教师可以旁听,已经参赛完的老师场下观摩。

(4)参赛教师按照比赛时间提前20分钟到场,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三)奖项设置

本次说课比赛活动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中心校研究决定推荐2名选手参加县教研中心5月25日举行的小学数学教师说课比赛活动。

六、工作人员安排

1、比赛主持:

2、记分计时:

3、赛场布置:

4、全程摄像:

5、奖状准备:

6、相关比赛表册准备:

7、信息撰写报送:

附:说课比赛评分标准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3篇

新方乡中心学校~第一学期

数学组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的成长。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活动安排:

1、面向全校教师积极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参赛的积极性,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活动时间安排:

(1)11月29日(星期二)下午各年级上报参加优质课竞赛的教师名单及课题。

公正地评选参赛的每一节课。(评分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一位)

6、评委:

推选的6名教师、校长和教研组长(有1位教师上课,其他的5名就是评委)

7、没有课的数学教师可以随堂听课。 三、奖项设立与奖励办法:

优质课评一、二、三等奖,获奖教师给予加分及一定的物质奖励。(按从

高分到低分选拔)

四、参赛教师上课安排: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4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资料,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并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所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十分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资料分析,研究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资料,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本事目标: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本事,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经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资料,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确定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资料,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取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本事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经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团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我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本事,构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构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明白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忙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日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经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资料,讨论能够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我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a=.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经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终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仅收获着结论,并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进取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样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资料,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资料。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5篇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落实随州市“全民健身活动”精神,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和谐生活环境,倡导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二、活动主题

趣味游泳比赛活动

三、活动时间

xx年8月18日下午3点

四、活动项目内容

(一)趣味游泳比赛项目:

1、池底捞宝(每组2人)

主持人向比赛区域中央投入若干宝贝。发令后,参赛者比赛区域四个角下水,潜入池底搜寻,在规定的时间内(3分钟)捞到宝贝多者为胜。

2、齐心协力向前冲

齐心协力向前冲队员3人,以家庭为单位,父亲母亲和一名孩子共3人。父母年龄不限,孩子限定年龄6―16岁,赛程100米。

三人从泳池起点开始,三人牵手到对岸后上岸(可游可走可带游泳圈),先到者为胜。三人牵手到对岸前不能有家庭成员落伍,否则不计成绩;以最后一人手触池边为完成比赛。比赛过程中不能拉扯水道线。

3、猪八戒背媳妇

本项目队员2人。赛程100米,从深水区到浅水区进行。

男主人将自家的“媳妇”放在游泳圈中,看谁最快把自家的“媳妇”从起点送到终点。比赛过程中不能拉扯水道线。

4、旱鸭子游泳比赛

本项目仅限女子参赛。赛程100米,从深水区到浅水区进行。

参赛选手会不会游泳都可以,最好是不会游泳的,参赛选手必须将游泳圈套在身上或者手扶在游泳圈上,看谁先从起点游到终点。参赛选手不得拉动水道线前进。

五、活动流程:

参赛选手检录入场,在休息区等待比赛开始。

1、池底捞宝。每次下水四组参加比赛,主持人发令后计时裁判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停止捞宝,计时结束后所捞宝贝不计入成绩。

2、齐心协力向前冲。赛程100米,每次四组参加比赛,使用6、7、8、9赛道,主持人发令后计时裁判开始计时,比赛开始,每组最后一名选手触壁后停止计时,全部比赛结束后取前八名最好成绩。若计时裁判发现有选手犯规,则取消该组成绩。

3、猪八戒背媳妇。赛程100米,每次四组参加比赛,使用6、7、8、9赛道,主持人发令后计时裁判开始计时,比赛开始,每组最后一名选手触壁后停止计时,全部比赛结束后取前八名最好成绩。若计时裁判发现有选手犯规,则取消该组成绩。

4、旱鸭子游泳比赛。赛程100米,每次四组参加比赛,使用6、7、8、9赛道,主持人发令后计时裁判开始计时,比赛开始,每组最后一名选手触壁后停止计时,全部比赛结束后取前八名最好成绩。若计时裁判发现有选手犯规,则取消该选手成绩。

5、统计成绩,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颁发奖品。

6、活动结束。

六、奖项与奖酬

(一)奖项

1、趣味游泳每项比赛按名次取前八名。不足八组的去掉最后一名

(二)奖品

一等奖:奖励一中游泳馆门票30张(价值450元)。

二等奖:奖励一中游泳馆门票20张(价值300元)。

三等奖:奖励一中游泳馆门票15张(价值225元)。

四至八名:奖励一中游泳馆门票10张(价值150元)。

颁奖方式:现场颁奖。

七、参赛注意事项

1、欲报名者请到本游泳馆检票处填写报名信息或登录俱乐部网址填写报名信息。

2、参赛选手不收报名费,只需购买10元门票一张即可,每人最多可报三项。

3、每位参赛者自备泳镜、泳衣、泳帽。

4、参赛时自觉遵守比赛规则和现场人员的指挥。

5、参加者要求身体健康,没有不适宜参加游泳活动的疾病。

6、神农飞鱼游泳俱乐部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7、有任何问题请咨询电话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6篇

一、比赛目的:

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养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让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受益终生。

二、比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二至六年级学生。

(二)参赛字体:硬笔楷体。

(三)参赛要求:

二年级用铅笔,三至六年级学生须用钢笔(黑色)书写。学校统一发放试卷。参赛者只需带书写工具和垫纸即可;参赛者须用学校统一制定的书写纸书写,一格一字,并在参赛纸的方框栏目内按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班级;参赛作品的卷面须整洁,无折皱、不卷曲。

三、比赛方式:

(一)全员参与。

(二)各班统一上交教导处,批阅小组进行等级评定。根据书写质量每班再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优秀者推荐参加更高一级的考级比赛。

(三)学校统一组织比赛地点:各班教室

四、评比要求:

(一)大赛作品必须以规范、标准的楷体字书写。若出现不规范的字及错字自动降低最低等级。

(二)按年级评选出优秀作品若干件进行展示。

(三)根据学生的书写质量每个年级评选出三个班级授予“书法特色班级”称号。

五、比赛时间:

前进校区:周二下午第一节课;

昆河校区:周三下午第一节课。

六、奖项设立:

A、B、C三个等级。

七、评委:

组长:马冬梅

副组长:邬浩、王莉莉、席红梅、

孙胤胤、梁海娟

组员:书法活动小组全体成员及部分语文老师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7篇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日常操作行为,培养她们认真、仔细、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素质,增强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幼儿园的技能工作水平。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__年__月__日

地点:一楼大厅

三、活动内容

1、包饺子。(每人30个饺子)。参赛人员保育老师。

2、操作整理床铺。参赛人员保育老师、配班老师。

3、洗碗勺(每人10个碗勺)。参赛人员保育老师、配班老师。

4、梳小辫。参赛人员配班老师。

四、工作人员安排

1、参赛保育老师:丁艳玲、袁敏珍、秦媛媛、王小妹、梁艳艳、

杨艳琴、黄彩梅、尹伶俐

2、参赛配班老师:评委:

3、彭晓玲负责会前准备工作、竞赛场地布置。

4、刘爽负责主持。

5、罗凡负责拍照。

五、比赛项目:

包饺子、整理床铺、梳小辫、洗碗勺。

六、比赛要求:

(一)包饺子(每位保育老师包30个)

1、饺子边要求捏紧,要有完整的菱角,整齐摆放在盘上。

(二)整理床铺(保育老师、配班老师)

1、从套被子(包括垫絮、被套)开始,拉上拉链,叠放整齐、美观。

(三)洗碗(保育老师、配班老师)

1、要求按比例放洗碗剂、84消毒,清水涮碗勺,擦洗桌面、整齐放在桌面,处理污水。

(四)梳小辫(配班老师)

1、要求梳头发中手要轻,头发中分,先用橡皮筋扎一次,然后编成小辫,最后再用橡皮筋扎好。

七、评分规则

1、整理床铺(规范标准、熟练程度、平整美观、完成时间)

2、包饺子(熟练程度、要求捏紧,要有完整的菱角、完成时间)

3、洗碗勺(规范标准、熟练程度、完成时间)

4、扎小辫(熟练程度、完成时间、手要轻、辫要紧)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8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资料是在学生学习了_事件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来学习如何预测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_用概率预测随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日常生活、自然、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本单元知识,无论是今后继续深造(高中学习概率的乘法定理)还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十分必要的。概率的概念比较抽象,概率的定义学生较难理解。

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小单元教学,本节课安排让学生了解求随机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概率的意义及求概率的方法,为下头学习求比较复杂的情景的概率打下基础。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概率意义的理解,经过多次重复实验,用频率预测概率的方法,以及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

难点: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和用列举法求概率过程中在各种可能性相同条件下某一事件可能发生的总数及总的结果数的分析。

二、目的分析:

知识与技能:掌握用频率预测概率和用列举法求概率方法。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试验和统计的结果,进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解并感受概率的定义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客观世界,以数学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为概率的精准、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所震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对数学价值观的认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19篇

一、活动名称:杯*大学广告学院首届摄影比赛

二、活动时间:xx年3月~xx年6月

三、活动地点:*大学广告学院

四、主办单位:*大学广告学院摄影社;宣传单位:*大学广告学院团委院刊部;赞助单位:

五、活动评委:*学院、*大学、*学院、*大学资深摄影老师

六、主题活动:摄影作品比赛

七、活动目的:为积极配合我校团委社联活动工作,广泛推进我社的形象与企业知名度,我社特就此次比赛开展主题活动。通过举办摄影比赛,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摄影及审美水平,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掌握更多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扩大我院社团在各高校的影响。

八、活动说明:由于此次活动是社团自行开展的,所以我们社团负责全部活动事宜,相关工作有摄影社进行协调。

九、活动对象:*大学广告学院全体师生(包括成教)约58余名在校师生

十、参赛方式及评奖:每位选手将自己的作品在规定时间内交到摄影社,摄影社将在活动期间将比赛结果公布并颁发奖状及奖品。

十一、活动具体安排:

1.赛前的宣传阶段:

可以印刷海报为主:2张

海报主题:*大学广告学院首届摄影比赛;

海报内容:待定;

张贴地点:中门展板、学生大食堂、浴室、艺术系教学楼、广告系教学楼、成人教育教学楼等学校展板区

横幅:1幅(红布2m),c易拉宝:5个,d宣传彩页:2张宣传彩喷(1m1m)

2.比赛报名阶段

a.电子表格报名

b.现场报名(定期中门现场报名)

活动具体时间安排:

1、报名时间:xx年2月日~xx年2月日

2、投稿时间:xx年3月日~xx年3月日

3、评比时间:xx年4月日~xx年4月日

4、颁奖时间:xx年5月

活动(颁奖)地点:*大学广告学院北区礼堂

十二、参赛要求:

1、稿件形式:电子版(jpg格式)、冲印版

2、投稿内容要求

(1)照片主题内容积极向上

(2)禁止抄袭他人影视作品!

3、投稿方式:

(1)将稿件交至*大学广告学院团委办公室

(2)发e-mail至(@.com)

4、注意事项:

(1)参赛人自留底稿。

(2)涉及版权和著作权问题,由参赛人自行负责,组织者对此类问题概不负责。

5、奖项安排:

(1)一等奖1名奖品:证书+奖金5元(或等值礼品)

(2)二等奖2名奖品:证书+奖金1元(或等值礼品)

(3)三等奖3名奖品:证书+奖金3元(或等值礼品)

(4)优秀奖(入围奖)15名奖品:证书+奖金1元(或等值礼品)

十三、经费开支:会场布置:*元、红色横幅米(*大学广告学院摄影比赛)*元、宣传彩喷(1m1m):1个**元、印刷海报2幅=**元、易拉宝:5个=**元、宣传彩页2张=**元、校园宣传脚标5个.=**元、报名表5张.=**元

证书:6张=**元奖金设立:**元工作人员费用**元、评委费用**元

总计:*元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0篇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向量》出现在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第五章第1节。本节内容是传统意义上《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2、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1)从“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所反映出的“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就可以看到《数学》本身的“量化”与“物化”。

(2)从建构手段角度分析,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到“数形结合”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利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能力训练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类比能力,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整合能力;《向量》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数形结合”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意识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向量概念的引入。

难点:“数”与“形”完美结合。

关键:本节课通过“数形结合”,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

四、教材处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先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形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本课时为何提出“数形结合”呢,应该说,这一处理方法正是基于此理论的体现。其次,本节课处理过程力求达到解决如下问题: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又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观事物之间简单的和谐关系。

五、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启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启发引导学生实践数学思维的过程,自得知识,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六、学习方法

1、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着重掌握元认知过程。

2、使学生把独立思考与多向交流相结合。

七、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景。

1、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大小不等的量,还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带有方向的量,这些量应该如何表示呢?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通过“力的图示”的回忆,分析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考虑力的作用点对运动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影响。

设计意图:

1、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论证的过程。

2、我们知道,学习总是与一定知识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提供实际背景材料,形成假说。

1、小船以的速度航行,已知一条河长xxxxm,宽150m,问小船需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对岸?

2、到达对岸?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期望回答:指代不明。)

3、由此实际问题如何抽象为数学问题呢?(学生交流讨论,期望回答:要确定某些量,有时除了知道其大小外,还需要了解其方向。)

设计意图:

1、教师范文吧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思维的最邻近发展)通过问题引领,来促成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

2。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三)引导探索,寻找解决方案。

1、如何补充上面的题目呢?从已学过知识可知,必须增加“方位”要求。

2、方位的实质是什么呢?即位移的本质是什么?期望回答:大小与方向的统一。

3、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系列化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明确要领。)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数形结合”思想上的建构。

2、这一问题设计,试图让学生不“唯书”,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让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执着地追求。

3、尽可能地揭示出认知思想方法的全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经过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数”与“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形”的外表里,蕴含着“数”的本质。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引导学生确实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五)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教师引导:在此我们已经知道,欲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借助于图形来解决,这就是向量的理论基础。

下面继续研究,与向量有关的一些概念,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演示进行观察。

概念1: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概念2:长度等于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概念3: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概念4: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设计意图: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有向线段与向量两者关系的建构。

2、这些概念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向量”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数形结合”。

3、让学生对教学思想方法,及其应情境达到较为纯熟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思维地贮存在大脑中,随时提取和应用。

(六)总结回授调整。

1、知识性内容:

例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A、OB、OC相等的向量。

2、对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新素质培养的小结:

a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发现作为一种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发现作为一种能力,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b问题的解决,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c问题的变式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思维活动过程中一种多维整合过程。重组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高层次的知识综合过程,是对教材知识在更高水平上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形成一个自我再生力强的开放的动态的知识系统,从而使得思维具有整体功能和创新能力。

2、设计意图:

1、知识性内容的总结,可以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2、运用数学方法创新素质的小结,能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这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布置作业。

反馈“数形结合”的探究过程,整理知识体系,并完成习题的内容。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1篇

一、比赛目的:

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重视,培养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让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受益终生。

二、比赛要求:

1.参赛对象:五年级学生。

2.参赛字体:硬笔楷体。

3.参赛要求:用钢笔或水笔书写,书写纸和书写内容统一安排。要在参赛纸的上面写清班级和姓名和编号。

4.比赛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定内容,比赛时统一出示;第二部分为自选内容,自己事先准备好一首诗。

三、比赛方式:

1.每班选出10名学生参赛。

2.比赛地点:7号楼二楼电教室。

3.比赛时间:20xx年3月25日下午。

四、评比要求:

1.按比例评选出一等奖30%,二等奖30%,三等奖40%。

2.对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及奖品,并选出优秀作品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以示奖励。

五、组织和评委:

组长:孙景海

副组长:_段建奇孟超杜蕴

组织安排:教导处和教科室成员

指导训练:各班语文老师

评委:另行通知

监考:另行通知

附:写字比赛小贴士

书写时,在比赛用纸下面垫一簿本或塑料垫板,笔画更富有弹性。

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挨。正确执笔姿势:运笔自如、不挡视线、移笔灵活。

五年级语文组

20xx年3月16日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2篇

幼儿园优质课评比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我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结合我校本学期工作安排的“优质课送教下乡”活动,经研究特制定以下方案。

二、评比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领导,幼儿园成立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评委:

1、第一轮z

2、第二轮z

三、参评条件

1、35周岁以下教师。

2、要求参评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奉献的.品质。

3、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有比较系统、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4、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四、评比内容

1.教案设计:参赛老师根据建构式教材活动安排情况,进行活动设计。每位参赛教师准备教案一式三份,上课前交评委。

2.活动开展:根据教案设计的具体内容,实施教学活动。基本要求为: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合理使用电教手段,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幼儿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

五、总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初评阶段

1、依据标准,认真评比。

2、推选出四位教师参加第二轮评比

3、没带班教师观摩教学活动

4、课后反思。课后就上课的情况进行书面反思,总结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包括评委老师和观摩教师)

(二)复评阶段

要求:选出两位教师推荐为“优质课送教下乡”人选。

(三)“优质课送教下乡”活动(约在第9周)

要求:被推荐参加镇优质课评比的教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对结对帮扶的幼儿园做好辐射作用。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3篇

一、指导思想:

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团队精神,丰富学生课间活动,提高我校学生广播操、健美操质量,以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和习惯的养成。经研究决定,举办广播操、健美操评比活动。具体办法通知如下:

二、评比时间:

20xx年4月28日

三、广播操、健美操比赛评分标准:

1、进场:队列是否整齐,进场是否有序。体育委员指挥得当。(分)

2、参赛人数:无故不参加比赛每人次扣分。(1分)

3、领操员:看精神面貌;看领操员的动作是否优美、规范。(1分)

4、健美操:音乐响起,准确跳操,看动作是否标准、协调,看是否与音乐节奏和拍。(5分)

5、退场:队列是否整齐,跑步退场是否有序,退场后回到指定的.地点是否安静、迅速。(分)

6、注意事项:评委要公正评判;比赛期间其他老师不得靠近评委。

7、比赛顺序:本场比赛分三组进行:低段组(一、二、三年级)中段组(四、五年级)高段组(六、七、八、九年级)

8、比赛按照年段从低到高进行,入场顺序抽签决定。

四、奖项设置:

本次广播操、健美操评比按年段设置一、二、三等奖。低段组(一、二、三年级):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优秀奖一名。

中段组(四、五年级):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高段组(六、七、八、九年级):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注:本次评比满分为10分,总分在分以下班级,定为不合格班级,不参与评奖,经过一段时间整改后,做再验收管理。

望各班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活跃班级文体生活,以广播操的检查评比作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广播操整体水平,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4篇

罡城镇中心幼儿园

“人人一堂优质课,比拼教学基本功”活动方案

为了推动我园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总结交流幼儿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我园保教质量,我园将在10月份开展“人人一堂优质课,比拼教学基本功”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要求

1、参加对象:我园在职教师

2、参评课的内容:本次优质课评选的内容提倡参评教师根据 “主题目标”要求自主设计活动,或修改、完善教材的活动设计,但不能脱离活动主题。

二、活动时间

10月9至10月12日 三、注意事项

1、授课时间:大班25—30分钟;中班20—25分钟;小班15—20分钟。 2、使用幼儿人数:各班幼儿人数 3、讲课地点:各班教室

4、除常规教学设施外,参评教师要自行准备所需教具、学具。

附表:讲课安排表

—“人人一堂优质课,比拼教学基本功”活动安排表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5篇

在党的九十周年诞辰来临之际,为弘扬民族精神,向经典致敬、为英雄唱歌,用歌声放飞缤纷的梦想,使同学们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为红领巾添光增彩。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次“唱响红歌”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的活动方案。

一、成立组织:

组长:任景东

副组长:杨志勤黄珍良

成员:江贵陈志君各班班主任

二、参赛对象:1—6年级各班学生

三、活动时间:20xx年6月1日

四、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五、比赛要求:

1、演唱内容:参赛者须演唱一首参赛曲目。自选曲目内容应健康向上歌颂党、歌颂祖国为主题。

2、演唱形式多样化:可采用齐唱、合唱、领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

3、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要统一、整洁、美观。

4、比赛顺序按班级顺序,保持会场纪律与卫生。

六、评分标准:

1、演唱者声音整齐、音色统一并清晰。(30分)

2、演唱的感觉要到位: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思想感情。(20分)

3、能够准确地把握音准节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20分)

4、演出服装整齐统一,得体大方,能充分展现当代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30分)

七、奖励办法:按年级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八、评委名单:任景东杨志勤黄珍良江贵王霞

少先队大队

20xx年3月3日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6篇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我校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推选出我校中青年教学能手参加学区优质课评比。根据学校工作要点,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校的发展以及升格和转型,打造和准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导处决定开展朱涂小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参评对象

朱涂小学全体任课教师。要求参评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奉献;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有比较系统、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三、比赛程序

第一阶段:各校区评比

1.时间:10月22号前。

第二阶段:校级评比

1.各校教研组上报参评老师名单及参评科目。教导处做统一安排,并组织评委进行评比。

2.时间:10月26号。

四、评比内容及办法

1、分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两个大组组织评比活动。20XX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为中老年教师,后出生的为青年教师。

2、以学科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青年组分别评出一等奖10%,二等奖30%,三等奖50%;中老年组分别评出一等奖10%,二等奖30%,三等奖50%。

3、各学科提前一天通知参评对象上课课题。

五、各校区参加校级比赛名额分配

语文组、数学组按教师总人数分配,综合组各2-3名。

六、校级参赛安排

1、参赛选手:

2、评比时间:10月26

3、评比地点:朱涂小学本部

4、评比方法:

(1)、10月25日上午午7:30各参赛选手到朱涂小学教导处抽签决定上课班级及上课节次。

(2)、抽到26日上午上课的老师25号早上8点短信通知课题;抽到26号下午上课的老师25号中午1:30短信通知课题。

(3)、知道课题后各选手可到施教班级熟悉学生。

(4)、本次活动将聘请外校老师担任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七、表彰奖励

1、按参加校级比赛老师的总成绩评出名次颁发证书,并择优选送参加学区优质课比赛。学区比赛时间在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11月15日

推荐学区名额:略

2、被推荐参加学区优质课评比的教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准备登场,不得临场退却;要以完美的授课艺术、高效的课堂效果,为自己,为学校争得荣誉。

桥头镇朱涂小学

20XX年10月10日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7篇

指导思想:

为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同时响应杭州市一年一届的“天堂儿歌”比赛,给喜爱歌唱、擅长歌唱的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了发现一批优秀的“校园小歌手”,学校音乐组特组织校园“天堂儿歌”比赛。

比赛过程:

一、初赛——班级选拔赛

各班的音乐教师(包括专职和兼职教师)利用第三周(3月11日至15日)的音乐课时间,组织本班学生进行独唱(清唱)比赛,要求人人参与,曲目不限,评选出班级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5名),同时发放奖状。

二、复赛——校园推荐赛

各班获一等奖的同学分低段(一、二、三年级)和高段(四、五、六年级)分别参加学校的“天堂儿歌”复赛,曲目不限,时间初定在第四周的周四(3月21日)中午,具体听校园广播通知。

低段负责教师:z

高段负责教师:z

各年段分别评出校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同时发放奖状。

三、参与区“天堂儿歌”比赛

各年段获一等奖的同学分别代表我校参加西湖区“天堂儿歌”低段和高段的比赛,时间大概在第七周的周四(4月11日),由音乐组的各年段负责教师进行赛前的培训和指导。

活动组织:

初赛由各班音乐任课教师负责

复赛和培训由音乐教研组负责

音乐教研组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8篇

高中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为了检验我校新课改的最新成果,把高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在各教研组初评推选的基础上,我校教务处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年度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以常态课形式进行展示。本次公开课涵盖所有学科,文科组共有7位教师参与,总体来看,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充分激发了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要求,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7位教师青春澎湃,激情洋溢,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个性和风采,较好的呈现了我校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课前备课充分,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能面向全体学生,并注意思想教育渗透。全体教师接到通知后都高度重视,积极准备,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并翻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力求把知识和能力既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在教案的撰写上,既详细又认真,既不忘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又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同时,还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追求既生动形象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所有评委和听课教师。

如朱亚娟老师的教案,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目标准确,实践性强。贾娟老师把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巧妙地渗透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翟风铃老师的课件制作精美,课堂容量丰盈。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能够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重点关键突出,知识科学精当,能力训练有序。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备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状况和接受能力,才能有的放矢,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朱小丹老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特点,一节课只教5个单词,并且让学生当堂掌握,并当堂反馈。没有花里胡哨的表演,学生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陈珍老师的教学设计,讲练结合,当堂反馈,效率极高。再次,教师课堂驾驭能力较强,教学环节科学合理,教师精神饱满,教态自然,思路清晰。7位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中不慌不忙、松弛有度、收放自如。设计的问题合理科学,针对性强,大多数教师都能把握重点和难点,解决核心问题。如李慧玲老师的复习课对主干知识的梳理,脉络清晰,一线贯穿。李锦明老师的讲评课详略取舍,老练自然。开展活动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来完成老师的问题,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展现自我、口头表达等能力,整个的教学过程清晰流畅而完整。

朱小丹老师的课,教态亲切自然,能够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活动类型各异,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是真正的师生互动,这种流畅的教学过程,正是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的体现。最后,注重反思,吸取经验。每位老师上完课后,都会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与同学科的老师交流,主动向听课教师请教,听取评委们的批评指导,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课的得与失,将不足改进,将长处守住,真正从心里把这次活动当作取长补短的平台和机会,从而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尽管有诸多的可喜之处,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就教案撰写来看,有些教案过于简单,内容不详;有些教案重难点未恰当把握;有些教案过程设计不完整,没有板书。

2、就课堂流程设计而言,个别老师由于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不够合理,对学情判断不准确,导致授课时间把握不到位,出现了早下、拖堂现象。

3、就课堂评价而言,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较少。对学生的解答,有的没有及时评价,有的甚至还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这也是极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量,应该是判断一堂课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有些课堂只体现了教师的“教”的水平,而不了解学生学的“效果”。

4、就课堂语言而言,部分老师语速太快,授课内容过多,任务繁重,学生不易接受,甚至接受困难。

5.还有个别老师讲得过多,课堂上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探究、合作、自主的精神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当然,虽然有上述缺点,但是瑕不掩瑜,之所以指出存在的问题,是衷心希望各位老师要以这次优质课评比为契机,力争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29篇

尊敬的各位教师:

大家好,我是xx场的xx号考生。今日,我说课的资料是xx,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么教来阐述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正弦函数的性质是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五节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象5。3正弦函数的性质的资料,主要资料便是正弦函数的性质,教材经过作图、观察、诱导公式等方法得出正弦函数y=sinx的性质。并且教材突出了正弦函数图象的重要性,能够帮忙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理解、记忆正弦函数的性质。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应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中的学生掌握了必须的基础知识,思维较敏捷,动手本事较强,但理解本事、自主学习本事较缺乏。基于此,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更富有启发性。并且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先扬后抑,鼓励学生多多发言,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正弦函数图象研究和理解正弦函数的性质,能熟练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过正弦函数的图象,探索正弦函数的性质,提升逻辑思考、归纳总结的本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本节的学习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认真的良好思维习惯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得到正弦函数的性质。

(二)教学难点

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单调性。

五、说教法和学法

此刻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异常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中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到会学,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进取性、主动性。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复习的导入方法。

我会让学生回忆正弦函数的概念,以及上节课所学的正弦函数图象,让学生根据图象思考正弦函数有哪些性质从而引出课题——《正弦函数的性质》。

这样设计能够让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回顾,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自我经过五点作图法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并在大屏幕上展示正弦函数的标准图象。

学生一边看投影,一边思考如下问题:

(1)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2)正弦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3)正弦函数的最值情景如何

(4)正弦函数的周期

(5)正弦函数的奇偶性

(6)正弦函数的递增区间

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1、定义域:y=sinx定义域为R

2、值域:引导学生回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发现值域为[—1,1]

3、最值:根据值域的确定得到在何处取得最值以及函数的正负性。

4、周期性:经过观察图象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函数的图象是有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让学生思考后发现是每隔2π重复出现一次,得出y=sinx的最小正周期是2π。之后经过诱导公式证明。

5、奇偶性:在刚才经过诱导公式证明后顺势提出公式,总结得到正弦函数是奇函数。

6、单调性:最终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得到的结论自我尝试总结正弦函数的单调性。

在探究完正弦函数性质后,利用单位圆和正弦函数图象理解和记忆正弦函数的性质,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及时巩固正弦函数的性质,并且还能够结合之前所学的单位圆,三角函数线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

第三环节是巩固环节,多媒体出示书上例题2:用五点法画出函数的简图,并根据图象讨论它的性质。

经过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的本事,趣味的知识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四)小结作业

最终一个环节为小结作业环节,关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我来总结。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本事,让我在第一时间得到学习反馈,及时加以疏导。

在作业布置上,我让学生思考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什么样的。

经过比较灵活的题目呈现,能够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进而思考后续的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介明了突出重点部分,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略)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0篇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集合的定义及一些基本特征。二是掌握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把一句话一个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

(2)准确理解集合与及集合内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把实际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培养数学敏感性,了 解到数学于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四、教学方法

(1)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层教学,这样可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学习方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 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六、教学思路

具体的思路如下

复习的引入:讲一些集合的相关数学及相关数学家的经历故事!这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史从何使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有助于上课的效率!因为时间关系这里我就不说相关数学史咯。

一、 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 正体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集合有那些概念?

(2)集合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给集合分类?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

都可以称作对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

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1. 思考: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

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举例)集合A={2,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 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举例)

集合A={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注:应区分?,{?},{0},0等符号的含义

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2)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例2.(课本例2)

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

思考3:(课本P6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课堂练习(课本P6练习)

三、 归纳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书面作业:习题,第1- 4题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1篇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提高我校广播体操质量。学校经研究决定举行广播体操比赛,请各班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认真督促学生训练,具体方案如下 :

一、组织领导:

总负责:陈彪

活动组织: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办公室

组织成员:各班主任、体育组

全场协调指挥:吴漳虎、王开娟

音响设备:王兵

后勤组:何成军、胡超、赵鹏

奖状撰写:戚德茂

活动主持:许亚丹

二、比赛时间:

20xx年4月29日(星期五)下午2:00

三、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四、参赛对象:

一至八年级全体学生

五、比赛项目:

第九套广播体操

六、比赛形式:

五块场地,分组进行,具体分组如下:

一号场地:一年级组

二号场地:二年级组

三号场地:三、四年级组

四号场地:五、六年级组

五号场地:七、八年级组

七、比赛内容:

(1)进场

(2)广播操队列队形;

(3)广播操完成动作质量;

(4)集合;

(5)退场。

八、比赛要求:

1、班级按应到实际人数全部参赛(残障学生除外),并选派一人作为领操员。

2、学生进场时,由班主任、体育委员组织队列,必须以方阵齐步走形式入场。整队完毕后,体育委员或领操员向评委席报告,内容为:报告评委,x年级x班集合完毕,应到人数,实到人数,请指示。

3、学生进入场地精神饱满,行进间步调一致,队形散开迅速,横纵一条线,间隔距离适当,纪律严谨。

4、学生服装要统一、整洁,要求统一穿本校的校服。

5、学生在比赛中服从指挥,听从口令,整体动作准确,整齐协调,刚柔相齐。

6、学生比赛完毕,队伍集合迅速,退场有序,服从指挥员调动。

7、学生人数不得少于本班人数的95%,缺一人扣1分,依此类推。

九、关于评委及评分标准和要求:

1、(1)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赵鹍 孙勤 王海珍 唐月华 胡向阳 统计:郭林 张玲

场地指挥:王涛

(2)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李先成 周楚 周小娟 戚应菊 许鹏 统计:叶秀云 张东

场地指挥:张萍

(3)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汪发政 郭厚华 张兵 沈杰 张玉文 统计:蔡芸 吕自莲

场地指挥:戚婷婷、赵光辉

(4)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张兰 薛莉 张会 何永平 陈向红 统计:张良春 徐龙安

场地指挥:刘秀梅、邬运东

(5)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解策、陈方伟、魏洪雨、张晓漫、冯婷 统计:代少国、孙群

场地指挥:杨如军

2、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服装统一5分

(2) 身体姿态10分

( 3) 表现力5分

(4) 队列队形 5分

(5)动作质量60分

(6)韵律节奏10分

(7)领操员5分

3、评分要求:

(1)全班学生参与,统一着装,进出场快、静、齐,动作标准,整齐化一。

(2)各评委认真学习评分标准,依据标准认真评分。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阳光评分。

(4)在规定的时间内亮分,不得无故拖延。

4、算分原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值为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两位数。

十、奖励情况:

团体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十一、其他事宜

1、各班级按比赛内容要求准备。

2、要注意比赛程序。精心组织,认真准备,确保本次广播体操比赛顺利进行。

3、请各位班主任认真完成负责,进场出场注意安全,气温较高,注意防暑降温。

4、认真观看场地布置图,明确班级所在位置。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2篇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引起同学对棋类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切磋才艺的舞台,我校策划了本次跳棋比赛。跳棋是一项益智游戏,它可以让学生在比赛放松心情、增加胆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统筹全局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三、比赛时间:

4月24日

四、比赛地点:

五、比赛人员:

全校教师和学生

六、比赛方式

1.比赛首先分班级进行,各班班主任为本班裁判,比赛一局定胜负,每班选出第一名。

2.班级间挑战赛:各班第一名进行挑战比赛,评选第一·二名。

七、比赛原则:

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讲究棋风、棋德,赛出风格,比出水平。

八、跳棋棋规: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输棋,对方得胜:

(1) 走棋违犯禁例,应当变着而不变;

(2) 在同一局棋中,单方面出现第三次_违例_;

(3) 自己宣布认输;

(4) 因违犯纪律被判输棋。

对局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和棋:

(一)属于理论上公认的双方均无取胜可能的局势;

(二)提议作和,应使双方机会均等。只要是一方提和,另一方已宣告同意,双方都不许反悔。

(三)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已达三次,符合_棋例_中_不变作和_的有关规定,可由任何一方提议作和,经审查局面属实,即使另一方不同意,裁判员也有权判为和棋。如双方都没有提和,而循环反复局面还在延续,裁判员有权不征得双方同意就决定判和;但如所走着法已同上述循环反复局面无关时,则不能按照本款处理。

十、比赛结果:

通过比赛决出班级冠军和全校第一、二、三、四名和鼓励奖。

十一、奖项设置:

比赛设置第一、二、三、四名各一名,鼓励奖四名并颁发相应的奖状、奖品。

比赛结果登记表:

第一名:张朝裕 第二名:杨春梅 第三名:鱼燕 第四名:蔡志宵

鼓励奖:张源博 苏志强 曹飞 张婷 苏倩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3篇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展示学生的风采风貌,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规范学生的广播操动作,提高广播操的质量,丰富班级活动,特举行20__级“阳光旗帜之星”小学生广播体操比赛。现将规程制定如下:

一、比赛内容

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二、 参加对象

12级全体同学

三、比赛规则

1.所有同学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十人),由老师组织并录制完成一套完整的《七彩阳光》广播体操录成视频上传到群共享。

2.每一位同学都要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小组的视频,最终为自己喜欢的两个小组和十个同学进行投票(每小组选出两名优秀同学)。

3.家长可自愿为孩子录制视频上传至群共享,完成此项任务的同学,评选时可多得五张选票。

四、上传视频时间

即日起至20__年11月20日。

五、奖项设置

评选出来的两个优秀小组授予“阳光旗帜小组称号”,十名优秀同学授予“阳光旗帜之星”称号。并由家委会为其提供奖品,由优秀同学家长代表为孩子颁发奖品。

六、比赛要求

1.统一穿冬季校服,戴红领巾,不准戴帽子;

2.精神饱满,体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3.广播操动作整齐划一、有力度、合节拍。

七、评委

评委 : 所有同学及家长

统计员: 20__级7班班委会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4篇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xxx》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高中数学集合教学反思

集合这章内容,教学参考书上安排的课时为五课时,我们的导学案也是安排五课时,实际教学时,由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不足,第一课时的导学案用了两课时才完成。集合这一章的特点是概念不多,但这章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学生学习本章内容时,不仅要理解本章的概念,还要理解与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有初中学习过的内容、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相关知识,再加上高中学习方法与初中不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感觉学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如:集合的元素具有三个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关系、运算等都是从元素的角度定义的,所以解集合问题时,教会学生对元素的性质进行分析,反复训练,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这三个性质。

第二,掌握相关的符号语言、venn图,正确使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特别要注意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这是一个教学难点。第二个难点是集合的运算—交集和并集。突破难点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借助图形思考,可以使各集合间的关系直观明了,使抽象的集合运算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使解题思路清晰明朗,直观简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三,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种语言,灵活准确地进行语言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集合问题涉及到的其他内容,遇到了讲透,不拓展。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5篇

一、本节资料的地位与重要性

_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_是《高中数学》一节独特资料。这一节课与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经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能够让学生理解、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还为日后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的教学做好准备,起到奠基的重要作用。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两个基本原理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两个基本原理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两个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

(4)使学生树立_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个别_的认识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观点。

三、关于教学重点、难点的选择和处理

中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的关于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都是以两个计数原理为基础的,而一些较复杂的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求解,更是离不开两个基本原理,所以正确理解两个基本原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本章的重点资料。

正确使用两个基本原理的前提是要学生清楚两个基本原理使用的条件。而原理中提到的分步和分类,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深刻的,应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对分类和分步的选择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准确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必需使学生认清两个基本原理的实质就是完成一件事需要分类还是分步,才能使学生理解概念并对如何运用这两个基本原理有正确清楚的认识。教学中两个基本问题的引用及引伸,就是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四、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资料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启发引导式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贴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进取性、巩固性、可理解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经过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来到达对知识的_发现_和理解,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我的知识。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五、关于学法的指导

_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我发现的学习本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到达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教师创设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类比推理,在进取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找到了解决疑难的方法。整个过程贯穿_设疑_——_思索_——_发现_——_解惑_四个环节,学生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思想上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又从否定到肯定的辨证思维过程,贴合学生认知水平,培养了学习本事。

六、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课题导入

这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是起始课,讲起始课时,把这一学科的资料作一个大概的介绍,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下头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所以,首先阅读引言,明确任务,激发兴趣。由学生感兴趣的乒乓球比赛提出问题,引出学习本节的必要性,明确研究计数方法是本章资料的独特性,从应用的广泛看学习本章资料的重要性。同时板书课题(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这样做,能使学生明白本节资料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其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二)新课讲授

经过幻灯片给出问题,配图分析,讲清坐火车与坐汽车两类方法均可,每类中任一种办法都能够独立地把从甲地到乙地这件事办好。

紧跟着给出:

引申1:若甲地到乙地一天中还有4班轮船可乘,那么一天中,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一点共有多少种不一样的走法?

引伸2:若完成一件事,有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的方法,……,在第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方法,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均可完成这件事,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多少种不一样方法?

这个问题的两个引申由渐入深、循序渐进为学生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做好了准备。

板书分类计数原理资料:

完成一件事,有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的方法,……,在第类办法中有种不一样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种不一样的方法。(也称加法原理)

此时,趁学生对于原理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分类计数原理资料,启发总结得下头三点注意:(出示幻灯片)

(1)各分类之间相互独立,都能完成这件事;

(2)根据问题的特点在确定的分类标准下进行分类;

(3)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属于某一类,并且分别属于不一样两类的两种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方法。

这样做加深学生对分类计数原理的正确理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接下来给出问题2:(出示幻灯片)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见图9-1),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一样的走法?

提出问题:问题1与问题2同是研究从甲地到乙地的不一样走法,请找出这两个问题的不之处?学生会发现问题1中采用乘火车或乘汽车都能够从甲地到乙地,而问题2中必須经过先乘火车后乘汽车两个步骤才能完成从甲地到乙地这件事。

问题2的讲授采用给出问题,配图分析,组织讨论,强调分步。用多媒体配不一样的颜色闪现出六种不一样的走法,让学生列式求出不一样走法数,并列举所有走法。

归纳得出:分步计数原理(板书原理资料)

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一样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一样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一样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一样的方法。

同样趁学生对定理有必须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分步计数原理资料,启发总结得下头三点注意:(出示幻灯片)

(1)各步骤相互依存,仅有各个步骤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

(2)根据问题的特点在确定的分步标准下分步;

(3)分步时要注意满足完成一件事必须并且只需连续完成这N个步骤这件事才算完成。

(三)应用举例

教材例1:(书架取书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注意区分是分类还是分步。

例2:由数字0,1,2,3,4能够组成多少个三位整数(各位上的数字允许重复)?本题设置了4个问题:

(1)每一个三位数是由什么构成的?(三个整数字)

(2)023是一个三位数吗?(百位上不能是0)

(3)组成一个三位数需要怎样做?(分成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

(4)怎样表述?

教师巡视指导、并归纳

解:要组成一个三位数,需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从1~4这4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数字,有4种选法;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由于数字允许重复,共有5种选法;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仍有5种选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能够组成的三位整数的个数是N=4×5×5=100.

答:能够组成100个三位整数。

(教师的连续发问、启发、引导,帮忙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使学生的分析问题本事有所提高。

教师在第二个例题中给出板书示范,能帮忙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两个基本原理实质的理解,周密的研究,准确的表达、规范的书写,对于学生周密思考、准确表达、规范书写良好习惯的构成有着进取的促进作用,也能够为学生后面应用两个基本原理解排列、组合综合题打下基础)

(四)归纳小结

师:什么时候用分类计数原理、什么时候用分步计数原理呢?

生:分类时用分类计数原理,分步时用分步计数原理。

师:应用两个基本原理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相互排斥;分步时要求各步是相互独立的。

(五)课堂练习

P222:练习1~4.学生板演第4题

(对于题4,教师有必要对三个多项式乘积展开后各项的构成给以提示)

(六)布置作业

P222:练习5,6,7.

补充题:

1.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

(提示:按十位上数字的大小能够分为9类,共有9+8+7+…+2+1=45个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

2.某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有m个不一样的志愿可供选择,若只能按第一、二、三志愿依次填写3个不一样的志愿,求该生填写志愿的方式的种数。

(提示:需要按三个志愿分成三步。共有m(m-1)(m-2)种填写方式)

3.在所有的三位数中,有且仅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提示:能够用下头方法来求解:(1)△△□,(2)△□△,(3)□△□,(1),(2),(3)类中每类都是9×9种,共有9×9+9×9+9×9=3×9×9=243个仅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

4.某小组有10人,每人至少会英语和日语中的一门,其中8人会英语,5人会日语,(1)从中任选一个会外语的人,有多少种选法?(2)从中选出会英语与会日语的各1人,有多少种不一样的选法?

(提示:由于8+5=13>10,所以10人中必有3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1)N=5+2+3;(2)N=5×2+5×3+2×3

只要大家用心学习,认真复习,就有可能在高中的战场上考取自我梦想的成绩。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6篇

一、活动目的:

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对基础知识、基本定理、概念掌握不牢的现状,为了夯实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对书上基础知识、定理、定义、概念的理解掌握;同时为了培养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本着“抓基础,练技能”的宗旨,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举办此次数学知识竞赛。

二、主办单位:

阿勒泰市第三中学高中部教务处

承办单位:

高中部数学

三、竞赛各项人员安排:

1、出卷人:

2、监考人员:各班班主任

3、阅卷组:数学组

四、竞赛时间:

统一于周日(12月x日)第九节课在各班教室同时进行,有各班班主任监考。于12月X日公布获奖名单。

五、参赛对象:

高一、高二全体学生

六、竞赛方式以及竞赛题范围:

竞赛以答试卷的方式进行,教师下发相应的试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并上交答卷。范围是:

七、奖项设定及发放时间

1、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

2、20xx年12月日颁发奖品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7篇

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但是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是前三种算法语句,它们基本上是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的。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 学习算法语句,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让学生体会成功喜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引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在体会三种语句结构格式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充分挖掘三种算法语句的格式特点及意义,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结三种算法语句的思想与特征.

2.教学手段:运用计算机、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1. 创设情境(约5分钟)

在课的开始,我要求学生们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所应用到的有关计算机的例子,如:听MP3,看电影,玩游戏,打字排版,画卡通画,处理数据等等,并告诉他们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然后接着问他们知不知道计算机到底是怎样工作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出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将课本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这样能够激起他们对接下来的所要学习内容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探究新知(约15分钟)

这里我先给出一个题目:用描点法作出函数

的图象,用描点法作函数的图象时,需要先求出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

时的函数值。(程序由我在课前准备好,教学中直接调用运行)

程序:INPUT“x=”;x 输入语句

y=x^3+3*x^2-24*x+30 赋值语句

PRINT x 输出语句

PRINT y 输出语句

END

(学生们先看,再跟着做,先不必深究该程序如何得来,只要模仿编写程序,通过运行自己编写的程序发现问题所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之后,我向学生们提问:在这个程序中,他们觉得哪些是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同学们互相交流、议论、猜想、概括出结论。提示:“input”和“print”的中文意思,还要请学生们注意到在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此过程由老师引导,学生们自己讨论并总结出什么是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这样比老师直接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学习的效果更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概括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给出一个思考题:在中程序框图中的输入框,输出框的内容怎样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来表达?(学生讨论、交流想法,然后请学生作答)这样可以及时应用刚刚学习的内容,并可以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3.例题精析(约12分钟)

在本环节中我为学生们准备了三道例题,这三道例题均选自课本的例2、例3和例4,学生通过这几道例题的讲解,结合计算机程序上机运用,可以掌握在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前三种算法语句,体会到他们在程序中的意义和作用。

4.课堂精练(约4分钟)

P15 练习 1.

提问:如果要求输入一个摄氏温度,输出其相应的华氏温度,又该如何设计程序?(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完成)通过提问启发学生们思考,发散思维。

5.课堂小结(约5分钟)

⑴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联系

⑵应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数学问题

⑶ 赋值语句中“=”的作用及应用

⑷编程一般的步骤:先写出算法,再进行编程。

6.布置作业

P23 习题 A组 1(2)、2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8篇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焦点的性质”是抛物线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抛物线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和研究的抛物线有关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本节教材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学目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第22页“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的智能图形、快速计算、机器证明、自动求解及人机交互等功能在数学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探索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设计和组织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数学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开展课题研究,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本人在现行高中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抛物线这一节内容为背景材料,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场地,以《几何画板》为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设计了一堂《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具体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了解焦点的有关性质;并掌握这些性质的证明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解析几何题中的指导作用。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量变与质变,常量与变量,运动与静止)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钻研、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在挫折中成长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通过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及证明,使学生得到数学美和创造美的享受。

3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关键本节安排两节课,

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几何画板》探索抛物线的有关性质;

第二节课:证明第一节所得到的有关性质。

重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难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二、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其中装有《几何画板》软件及上课系统,每个学生的窗口,其他学生及教师都可以通过教师机切换,从而和其他学生交流,也可以通过网上论坛交流研究结果。

三、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中有几何画板软件,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自已阅读,下载有关,利用《几何画板》的操作、试验、猜想,通过自已的研究获得结论,并互相讨论观察到的现象、交流研究结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 问题1 回顾一下抛物线的定义,并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思考用《几何画板》如何作出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图象。 由于创设了一个创作的《几何画板》的窗口及网络窗口,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得到以上问题的多种作法,以下就其中的一种作法作为探索、研究抛物线焦点性质的基本图形。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39篇

一、活动主题:

幼儿歌唱大赛

二、活动目的:

歌唱是表达情感的极佳方式,通过开展本次幼儿歌唱大赛,展示幼儿的音乐艺术风采,促进幼儿艺术素质教育,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及良好的艺术环境。

三、指导思想:

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展示才艺、表现自我、张扬个性。 挖掘幼儿的歌唱潜力、调动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演唱技能。

四、比赛内容及形式:

1、歌曲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台风及服装端庄大方,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展现幼儿的精神风貌。

2、每位参赛选手演唱一首歌曲,每首歌曲演唱时间原则上限制在5分钟以内,可以自备CD伴奏带或者可以清唱的形式进行,自备服装和道具。

3、演唱形式:个人演唱

五、参赛对象:小小班级组

六、报名及比赛时间安排:

报名截止日期:5月12日

初赛时间:20xx年5月15日

决赛时间:20xx年5月22日

比赛地点:一楼音乐室

七、评分标准。

比赛评分标准及形式:本次比赛为10分制,由评委现场评分。

① 音准好、节奏准确、演唱完整、吐字清晰、音色优美。3分

② 理解歌曲内涵、表情丰富、动作表现有感染力。3分

③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衣着得体、精神饱满。2分

④ 歌曲选择适当,演唱完整、熟练,并有一定的技能技巧。2分

八、评奖办法:

1、评分采用十分制。详见:评分细则。

2、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取总分,按分数从高到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3、班上进行初赛,各班选出10名参赛者进行复赛。

九、评委:由小小班、小班、中班的级组长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40篇

上课教师: 科目:时间:

注:请评委按照优占25%(92分—98分)良占35%(86分—91分)中占25%(80分—85分)

为老师们打分。

凉城五中有效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参赛目标: 为进一步加快校青年教师培养步伐,提升教研组教学教研能力,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学校决定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努力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教学才能、切磋教学技艺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相互学习、刻苦钻研、合作创新,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过硬本领,向“乐业”、“敬业”、“精业”的目标不懈努力。 参赛对象:全体教师

参赛规则:个人申报,年级组推荐,每天至少一科,每天至少1~2个人参与。 参赛时间:从第5周开始,持续到第10周,选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参赛顺序:第一阶段:组内选拔各年级组组内通过“同题说课”选拔,语、数、英年级组各推出两名,其他年级组各推出一名进入下阶段比赛。

第二阶段:校内评优开一节公开课,学校考评组统一公开评比。

评委: 赵景平杨利民 杨波 郑清国 以及部分教师

凉城五中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41篇

一、地位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等比数列是在学习了等差数列后新的一种特殊数列,在生活中如储蓄、分期付款等应用较为广泛,在整个高中数学内容中数列与已学过的函数及后面的数列极限有密切联系,它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设计本节的数学思路上:

利用类比的思想,联系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的学习方法,采取自学、引导、归纳、猜想、类比总结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等比”的特点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等比”的理解及利用通项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自学环节。(8分钟)

首先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本105页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并出示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22至P123例1上面。

回答下列问题

1)课本中前3个实例有什么特点?能否举出其它例子,并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观察以下几个数列,回答下面问题:

1, , , ,……

-1,-2,-4,-8……

1,2,-4,8……

-1,-1,-1,-1,……

1,0,1,0……

①有哪几个是等比数列?若是公比是什么?

②公比q为什么不能等于零?首项能为零吗?

③公比q=1时是什么数列?

④q>0时数列递增吗?q<0时递减吗?

3)怎样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课本中采取了什么方法?还可以怎样推导?

4)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函数关系怎样?

(二)归纳主导与总结环节(15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回答为主体,教师引导总结为主线解决本节两个重点内容。

通过回答问题(1)(2)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强调以下几点:

①定义关键字“第二项起”“常数”;

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定义: =q(n≥2);

③q=1时为非零常数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引申:若数列公比为字母,分q=1和q≠1两种情况;引入分类讨论的思想。

④q>0时等比数列单调性不定,q<0为摆动数列,类比等差数列d>0为递增数列,d<0为递减数列。

通过回答问题(3)回忆等差数列的推导方法,比较两个数列定义的不同,引导推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法一:归纳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并从次数中发现规律,培养观察力。

法二:迭乘法,联系等差数列“迭加法”,培养学生类比能力及新旧知识转化能力。

高中说课比赛方案 第42篇

平罗城关七小

~第一学期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的成长。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活动安排:

1、面向全校教师积极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参赛的积极性,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本次竞赛活动按学段形式组织活动。(低段:一、二年级,负责人:张海霞。中段:四、五年级,负责人:周丽。高段:五、六年级,负责人:李晓莉)。

3、各段教师按照先“骨干教师-----老教师-----年轻教师”的顺序开展活动。 4、教师要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各参加教师课前要认真制定课时计划、制作课件,课后打印教学设计、反思各2份上交各段负责人处。

5、活动时间安排:

(1)10月13日(星期一)各段负责人上报本段活动安排表及参加优质课竞赛的教师名单及课题。

(2)10月15日~25日赛课。

6、优质课竞赛的评委要坚持参加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按照评课的标准认真公正地评选参赛的每一节课。(评分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一位)

7、评委:(每段每次制定2人为评委。)

每段推选骨干教师、老教师、年轻教师及教务处各段负责人组成评委,

客观、公正对每段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依照评分标准给予打分。及时将评分表上交各段负责人做汇总。

8、各段教师在本段参与听、评课活动。 三、奖项设立与奖励办法:

优质课每段设置语文、数学各一名表彰奖励,获奖教师颁发奖状并给予本月绩效考核加分及一定的物质奖励。(按从高分到低分选拔) 四、参赛教师上课安排:(后附)

城关七小2014-第一学期“听课周”活动安排

为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状况,按照教务处本学期工作安排,决定于第四周(9月15-19日)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管理

本次听课活动由校长室领导,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分学段开展听课活

低段(一、二年级):负责人:张海霞 教师:低段所有教师; 中段(三、四年级):负责人:杨翠芬、教师:低段所有教师; 高段(五|六年级|:负责人:李晓莉、教师:高段所有教师; 二、听课要求

1.由教务处各段负责人组织本段成员听课;2.根据课程表安排随堂听课;

3.听课教师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

教务处 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