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评语与建议(实用38句)

投稿:小范

小学语文教学评语与建议 实用38句

1. 结构成文,修改誊写

2. 挖掘素材,激励创新。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思维、德育、美育等创新因素,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凭借课文,紧扣语文,挖掘创新因素。譬如教学课文《司马光砸缸》,教育教学不仅要挖掘创新因素,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特殊时间救人的关键不仅要有勇气和胆量而且要有谋略,才能达到救人的目的。从而引发到培养学生灵活思考,创新实践。

3. 内化和运用已积累的优美词句

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策略

5. 在评价方法上,坚持评价过程的定性与定量的统整

6. 教学组织要有效

7. 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8. 3 悉心指导学生构思。如:为什么写;写哪些,不写哪些内容;按什么顺序写;怎样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果指导学生列出提纲,效果会更好。

9. 更新观念,角色变换。创新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从课型设置,课堂组织,教学方式和手段等多角度着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并与非智力因素相协调配合发展。针对语文教材的文章特点,内容范围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主动探求语文知识,并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教育的角色变换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调整并变化角色,重新确立目标。既要变“一言课堂”为“群言课堂”。即传统的教师一人独角戏,教与学分离,填鸭式灌输转变为启发式,诱发式教学方法,变单项传输为双向或者互换交流,由浅入深,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及时并保持课堂气氛活跃。又要变“传授知识”为“生产知识”,教育教学在基本课程内容学习的情况下,更加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10. 重点点评,指导内化

11. 采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12. 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13. 创设情境

14. 归因分析

15. 教材内容没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

16. 2 精简阅读教学环节。读、思、议是阅读教学的三步曲,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因此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每个学生潜心地反复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要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尽量少用齐读。教师要适时范读,抛砖引玉,对学生朗读及时指导评价。读后在学生“悟”的基础上教师要提出值得思、值得议的问题(问题要少、要整合),特别是抓住课文的语言、有特点的词、句、段进行分析思考,做到既要“书声琅琅”,又要“静思默想”。在阅读前应提醒学生注意:①仔细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②仔细阅读,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验性要求。③仔细阅读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创新性要求。在阅读后,教师应积极投身到学生交流之中,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共同体验提高。

17. 对话交流要“到位”

18. 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让自主意识充分发挥作用

19. 注重学生优美词句的积累

20. 辐射要立体

21. 在评价标准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22. 教学形式陈旧

23. 在评价功能上,注重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结合

24. 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25. 学生参与度不够

26. 有效的作业

27. 鼓励学生参与

28. 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没有运用到实际中

29. 现状调查与问题提出

30. 语言要提质

31. 在评价内容上,构建全方位的评价内容

32. 对策建议

33. 1 把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放在第一位。各年级教师都要准确把握习作教学目标,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想方设法使学生将习作兴趣长久保持。在小学阶段,我们不怕“平淡无奇”、“错别字连篇”的习作,怕的是学生不敢写,不想写。

34. 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创新意识。融洽、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教育教学策略不仅是教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是教学生如何主动去自我获取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思多虑多问多讨论,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35. 坚持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理念

36. 1 准确把握阅读教学年段目标。低年级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识字,朗读,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句,中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朗读,默读;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会略读,粗知大意;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学会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7. 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38.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只要学生善于感受生活,生活丰富了,对事、对物、对人都充满了感情,就会有话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