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演讲稿原文的意义何在(必备5篇)

投稿:小范

莫言演讲稿原文的意义何在 第1篇

通过莫言演讲,我们要学会如何真诚地讲自己的话。每天读一两篇莫言,以后在公共场合讲话再也不会发怵。

来自: 新华书店好书榜 > 《莫言趣事集》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莫言获奖 致辞中的三个故事?

莫言获奖 致辞中的三个故事?香港媒体评论员梁文道认为莫言回避批评大陆的文化审查制度显得“很低级”,另一位香港作家梁伟棠更直言其讲...

莫言“讲故事”,有人静心聆听

莫言“讲故事”,有人静心聆听光明时评莫言“讲故事”,有人静心聆听李思辉 《 _ 》( 2012年12月11日 02 版)在瑞典的系列演讲中,莫言还谈到了中国文学的现状和未来,他表示,对严肃文学的前...

莫言演讲集汇

莫言演讲集汇。

有感于莫言诺奖演讲

有感于莫言诺奖演讲有感于莫言诺奖演讲吹笛在湖北 发表于 2012-12-8 13:24:00.看完了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这一篇演讲,讲的很好不说,还很恸楚泪湿。你们应当理解我的文学政治,如果你真要做一个听故事的...

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莫言的小说很早以前就读过,总的感觉有三点,一是土,故事土,语言土,人物土。莫言的小说凭心而论更象是一个乡村的老者给后人在叙述着一个又一个自己编造的民间故事,文学上并没有什么突破和...

“学生”莫言

莫言演讲稿原文的意义何在 第2篇

曹元勇:刚才讲到的《第四十一个》是苏联的一个中篇小说,这篇小说启发莫言要把人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写,因为你要写的是个人。女红军战士和白匪军官突然在一个孤岛上走不了,他们两个走向了爱情,最后白军官要奔向自己人的船的时候,红军战士的阶级感情醒了,端着枪把他干掉了。

▲曹元勇

立民兄刚才讲到,莫言经常读书,不光读得透彻,而且想得很远。前面王尧老师也提到,莫言读阿摩司·奥兹的《爱与黑暗的故事》,读斯特林堡的作品,还有大江健三郎、帕慕克等,其实莫言的读书能力超强。

我们文学爱好者说某某外国作家演讲真好,因为他读了《包法利夫人》,感觉他帮助你获得了更多的理解。莫言这方面其实也很厉害,只不过他不停留在这一步,他往前是更远走了一步。

我突然想起莫言在台湾佛光山的一个演讲,他讲到一个大伙都熟悉的故事——莫言所有演讲不加故事就不是莫言了——洪水来了,地主背着一袋金元宝跑,农民背着一袋馒头跑,结果一个在一棵树上,一个在另外一棵树上,隔着好远,谁也走不了了,到处都是水。地主说我用金子换你一块馒头可以吗,农民没换,这个地主最后被饿死了,农民高兴地背着这袋金子回家,变成了富人,这个故事到此结束了。

我们一般读到这儿就觉得地主真傻,农民真聪明,最后还捡了个便宜。莫言不这么想,莫言说你要想下一步,下一次洪水来的时候,这个农民是背着馒头跑、还是背着金元宝跑?如果他聪明,会背着馒头跑;不聪明,会背着金元宝跑。

莫言演讲稿原文的意义何在 第3篇

我看他疫情期间写的一个小说里,讲到一个天天玩微信的像女公知一样的大妈,“异见斗士”,他对新鲜的社会的东西还是有敏感性的,这对莫言这样一个作家挺不容易的。

曹元勇:讲到莫言的清醒,我给大家念一段,莫言清醒到什么程度?他在一篇演讲里说:“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诸多娱乐把真正的文学创作和真正的文学批判日益边缘化的时代,文学不应该奴颜婢膝地向人们心中的娱乐鬼魂献媚,而是用自己无可替代的宝贵品质捍卫自己的尊严。”

我们编这套书还是非常花功夫的。这三本书,《讲故事的人》里面主要是莫言的创作经历,他的一些获奖作品这些方面的演讲,主要侧重文学、个人经历、个人创作观;《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收的是他阅读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他在国际舞台上各种场合的演讲;《贫富与欲望》从书名可以看出,是很多文学之外更大的课题的一些演讲。

好多演讲不像今天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演讲录下来,还可以看视频回放,当年很多演讲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你读他的文字仿佛在听他做演讲。还有我们做得比较细心的一点是,好多演讲后面有个互动环节,我们把互动环节也都做了整理收到了里面,尽可能还原他当时讲演的现场。

莫言演讲稿原文的意义何在 第4篇

曹元勇:无论在什么场合莫言都会谈到写作。比如他在复旦大学讲了想象的炮弹,他说思想要有想象力,故事也得有想象力,写的人物要有想象力,还有细节、语言、小说结构等等,其他的还有讲细节与真实等等。我感觉从2000年之后,蒲松龄的书几乎变成了他的案头书、枕边书,应该说这也是一个写作指南。

陈思和:我接着元勇的话说几句,莫言的文学影响是有变化的,他早年就是学西方,所以他自己说走过两座大山,一个是马尔克斯,虽然只读了16页;还有一个是福克纳,虽然后来成为他的大叔,但是早年的莫言非常崇拜他们,那个时候莫言没什么选择。

刚才还说了他对川端康成的评价。为什么会有川端康成,因为川端康成是第一个用西方的现代手法,结合日本那种审美的禅宗,他是个新感觉派。那个时候川端康成在中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不仅是莫言,贾平凹也很崇拜,想着怎么将西方文学跟本土的东西结合。

马尔克斯是将西方风格跟拉美风格结合起来,当时那批作家对川端康成有这种期待,但是很快就破灭了。所以后来莫言不太追川端康成了。那个时候他跟大江健三郎一谈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就说川端康成没什么,好的是莫言,而不是川端康成。

▲陈思和

莫言后来也不谈川端康成了,就剩下了马尔克斯和福克纳。早年莫言的小说用了一整套的意识流,颠三倒四的时空都是从那两个人那里学来的,这两个作家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知道小说可以不按规定不按时间,不按什么塑造典型人物,不按这种方式写。当年他的《红高粱》出来时,我为了读懂这个作品画了好多图,有好几条线索,一条是伏击战线索,一条是九儿红高粱的线索,看似混乱,但都是对的。

莫言演讲稿原文的意义何在 第5篇

前面立民兄讲的也提醒我了。二十年前我第一次给莫言老师编书,编三本短篇小说集。我说你能不能写个序之类的,他说没什么好写的。那个时候我正好看到他的几篇演讲,一个是讲美丽的日本和川端康成的幽灵,那是他正儿八经写的讲稿。其中他写美丽的日本,他走在日本东京的街上,八十年代我们中国人到日本会觉得很新奇,日本小姑娘人人都化妆,穿得很漂亮,莫言就说这些人都是狐狸精变的,看着满大街的狐狸。

▲川端康成

另外一个演讲是《福克纳大叔,你好吗》。我们现在读到很多国外大作家的演讲稿,都是在对这些大师们表示极高的崇敬,莫言不这样,莫言突然发现了福克纳的秘密,福克纳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一个饲养员,走在农村胡同里碰到的一个大爷。他不是说福克纳先生,而是福克纳大叔,这就是一种自信,从二十多年前他就有了。

周立民:如果谁有兴趣的话可以统计一下,莫言在什么时期,比如1990年他认为最重要的作品是什么,2000年他认为最重要的作品是什么,2010年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什么。因为作家是变化的,或者说有哪些作品是不变化的,哪部作品是我写的最好的,哪部作品是我现在认为最重要的。你们可以看看,这样再来看他的小说可能也会有很大的帮助。